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在休宁县月潭湖的潋滟波光中,安徽省首艘自主研发的锂电池电动渡船“罗洲渡”如一支静默的画笔,勾勒出“零排放、低噪音”的绿色航迹。它不仅是500余户茶农穿越碧波的“致富舟”,更是黄山海事以“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为笔,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挥毫泼墨的生动注脚。
比发展:绿色动能破浪,激活振兴新引擎。抢抓绿色发展先机,将“罗洲渡”打造为水上振兴标杆。这艘新能源渡船每年可节约柴油5.4吨,减排二氧化碳17.3吨,成为月潭湖流动的“生态名片”。更以“罗洲渡”为支点,撬动茶旅融合新业态——推动“霞雨茶”乡村旅游品牌崛起,助力2024年全镇茶叶产值突破1300万元,带动600余茶农人均增收8500元。从解决出行难题到赋能产业振兴,“绿色航道”正升级为茶农奔向富裕的“黄金走廊”。
讲奉献:安全防线入心,守护茶农幸福路。在“罗洲渡”船舱开设“船头课堂”,海事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授救生衣穿戴、灭火器使用;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用方言讲解防汛要点,发放《安全手册》超百份;针对汛期风险,创新“水上课堂+实地演练”模式,开展救生圈精准抛投、落水救援等实战训练2场。“以前嫌穿救生衣麻烦,现在才知道是‘保命符’!”茶农程大姐的感慨,道出安全意识的深刻转变。
重实干:应急铁肩担责,夯实平安压舱石。紧扣水上交通安全主线,在月潭湖水域密集开展专项行动。隐患清剿“无死角”,对“罗洲渡”等船舶开展汛期专项检查2次,严查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整改缺陷隐患5处。应急淬炼“真本领”,联合镇政府组织落水救援、船舶消防全流程演练,通过模拟机舱火情、乘客落水等险情,30分钟内完成定位、救援、转移全链条处置,应急反应速度提升40%。智慧监管“全天候”。运用水上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对渡口、航道实施“鹰眼”守护,上半年累计电子巡航120次、检查船舶120艘次。
从“一叶扁舟”到“绿色渡船”,从“水上通道”到“共富廊道”,市海事分中心正以“比”的闯劲、“讲”的情怀、“重”的担当,将“海事蓝”深深浸染月潭湖的“生态绿”与“茶农金”。中心将持续深化“安全+生态+产业”融合模式,推动更多新能源船舶启航,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海事动能!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