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立冬前后,走进徽州乡村,常见人们自制一道传统茶点——苞芦松。
“立冬了,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做苞芦松,这是我们传统的点心,亲戚朋友来啊,我们都拿这个招待他们。”来到祁门县古溪乡古溪村村民廖谷英家,廖谷英正和朋友唐崇慧围着灶台,忙着将和好的粉摊面皮。
制作苞芦松有和粉、摊铺、蒸煮、晾晒、剪切、油炸等数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和粉顺序很有讲究的。“在桶里放适量的水后倒入玉米粉和山芋粉,搅拌开后再放点芝麻、放点食盐和少许食用油。喜欢辣的,还可以加入一点辣椒粉。”廖谷英说。
搅拌均匀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摊铺和蒸煮了。舀一瓢面糊放进特制的圆盘里,摇均匀后,等锅里水开了,放进去蒸煮。“只要五分钟就拿起来。时间长了,会粘在上面,就不好扯下来了。”村民唐崇慧介绍。
粉皮蒸熟后就可取出晾晒了。一个多小时后,高高低低的晒衣架上都晒满了淡黄的苞芦松。在快干的时候,再把大块的粉皮剪切成小块的,放在篾盘里晒干。晒干的苞芦松片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客人来时,取出晒干的薄片,往锅里倒进农家菜籽油加热油炸。经过滚油的薄片顷刻舒展、变大、上浮,一小碟立马变成了一大盘。苞芦松膨松香脆,亲戚朋友围坐在一起,吃着苞芦松,拉着家常,其乐融融。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