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二十大代表凌云:让绿水青山成为黄山人民的“幸福靠山”

2022年10月25日 09:53:30 来源:黄山新闻联播

10月20号,二十大代表、市委书记凌云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在黄山市,“两山”理论得到了生动实践,通过“绿起来”带动了城市“富起来”“强起来”。凌云表示,作为这一时期的亲历者、见证者,黄山的发展与祖国同步,发展成色更足,蓝图也愈发清晰。

【十年来,黄山发展成色更足】

2021年,黄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创2014年以来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51.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56.6%、排名安徽第二。

近年来,黄山市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抓手,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黄山的“新安江模式”得到总书记充分肯定,在全国13个流域、18个省份推广。

民宿产业是黄山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之一,不仅守住了徽派建筑的“筋骨肉”,更有力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走出了一条文化、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黄山市民宿达2950家,遍布七成以上村庄。民宿的发展直接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旅游接待量占黄山市总接待量2/3以上。

凌云表示:“黄山要成为中国‘两山’理论的最佳实践地,通过‘绿起来’带动‘富起来’,实现‘强起来’‘美起来’,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黄山人民的‘幸福靠山’。”

【新征程,扛起“大黄山”担当】

今年以来,黄山先后被国家、安徽省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安徽通向国际旅游的桥头堡,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更是提出了核心区“大黄山”概念,把黄山放在了扛鼎位置。

站在新定位上,黄山锚定的目标是,创建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凌云指出,“生态型,就是在模式上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平衡发展路径;国际化,就是在标准上建设既与国际接轨、又有本土特色的城市环境;世界级,就是在能级上具备世界级的城市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休闲度假旅游,就是在产品上构建有梯度、多元化的产品金字塔;目的地城市,就是在体系上形成以旅游为核心,兼顾其他产业的完整产业体系。这需要生态人文保护、产业发展、区域合作、城市品牌打造等方面综合发力。

生态人文保护是前提。黄山将深入实施山水人文保护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全力争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深化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全面实施徽州文脉传承工程,让黄山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域美丽大花园。

同时,区域还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让村庄变景区、创意变生意、农房变客房、生态变业态、资产变资金,让黄山乡村成为人人安放心灵的“诗和远方”。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当前,黄山正持续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创意、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百亿产业集群,构建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主导的旅游产业上,开发独具特色产品体系,大力发展摄影写生、徽州民宿、研学度假、康体养生等业态,培育形成“山、水、村、夜”四大经济,加快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旅游产品向旅游产业转变。

背靠皖浙赣闽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黄山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接大上海,拥抱京津冀,链接大湾区,打出“双招双引”更强攻势,吸引更多城市合伙人加盟黄山。

凌云表示,十年征程再出发,如今的黄山已经开启了践行“两山”理论新篇章,并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未来,黄山将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确保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在黄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