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为激励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优我县金融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获贷性。近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歙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激励办法》(以下简称《考评办法》)。修订后的《考评办法》,更加聚焦金融信贷、普惠金融、金融服务(营商环境)、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及上级要求金融支持政策落实。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成本上涨和疫情持续影响,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和资金压力。
针对这一情况,歙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对标对表提升举措,金融助企纾困发展。
落实政策促发展。根据省、市助企纾困政策要求,5月份制定了《助企纾困融资担保“纾困贷”实施方案》和《助企纾困担保费补贴实施细则》,预计全年可为困难企业新增融资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担保费率下降至0.5%,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8月份制定印发了《歙县“园区贷”实施方案》《歙县“科技贷”实施方案》,“园区贷”和“科技贷”各设立规模1000万元县级风险资金池,“园区贷”由合作银行尽调审批,实行“见贷即保”;“科技贷”由县科商经信局牵头负责推荐“科技企业白名单”,合作银行尽调审批,实行批量融资担保,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预计全年可为园区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新增融资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落实政策兑现,增强企业发展信心。2月份实现“开门红”稳企增效政策,30户企业新增贷款13419万元,7月份通过直达资金拨付贷款贴息资金207.14万元。
细化措施解难题。完善“税融通”业务核定,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7月份县“税融通”联席会议研究,结合亩均效益评价结果,重新核定了2022年“税融通”(“亩均英雄贷”)企业名单,全县209家企业符合条件。目前已办理“税融通”担保46户金额23592万元;预计全年“税融通”融资担保贷款3.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强化激励考核。为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提升我县金融营商环境,《考评办法》以考核激励为导向,重点突出营商环境“信贷投放、普惠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等考核指标,并将相关指标分解下达给各金融机构,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制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和“三农”倾斜,市场主体信贷获得性将有明显提升,为我县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金融力量。
强化服务优环境。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县成立了助企便民融资服务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深入园区、进街道、进社区、进乡镇、进商圈,扎实开展“五进”走访,综合运用微信群、宣传标语、小册子、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重点宣传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无还本续贷、中期流贷、应收账款质押平台使用、12345金融服务专线、消费者信用信息保护等政策。截至目前,“五进”活动以来共组织7926人次走访市场19482次户,累计发放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和明白纸二万余份,全面提高了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宣传覆盖面和政策知晓率。建立与金融机构问题收集、转办、结果反馈机制,对摸排问题明确任务、措施、责任和时限,形成工作闭环,加快问题解决。加强信贷数据监测、分析、预测,重点检查抽贷、断贷、压贷行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实施。截至目前,收集反映融资问题3962个,推进协调解决问题3948个,落实资金10.4亿元。
通过落实政策、细化措施和强化服务等举措,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截至8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6.52亿元,较年初增加45.87亿元,增幅16.34%;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3.17亿元,较年初增长7.56亿元,增幅10.01%;涉农贷款余额175.83亿元,较年初增长17.82亿元,增幅11.28%;信用贷款余额49.13亿元,较年初增长9.09亿元,增幅22.69%;制造业贷款余额47.67亿元,较年初增长3.64亿元,增幅8.28%。
下一步,县财政部门将跟踪助企纾困金融支持政策落实情况,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的金融需求,加大协调和督导力度,细化工作举措,推动金融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