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编者按
近年来,市国资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在系统内持续开展“一企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涌现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和典型案例,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形成了“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项目一案例”的党建品牌矩阵,汇聚起国企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要求,推进“一企一品”创建向基层、向项目延伸,市国资党工委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市属企业“十佳党建品牌”评选活动暨“十佳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案例”,经广泛征集、现场观摩、集中评选、专家评审等环节,产生了“改革创新谋发展”“为民服务办实事”两个“十佳”案例,为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本。为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从今天起对“十佳改革创新谋发展案例”和“十佳为民服务办实事案例”进行展播,以此激励市属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起点,继续在新征程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市属企业“为民服务办实事”十佳案例①
红绿融合 农旅合力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黄山文投集团阳产公司党支部
案例背景
阳产土楼位于歙县深渡镇约源村,距今约400年历史,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子孙延续。流年之中,数百幢土楼,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被誉为“徽派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10年前,村内实际居住人口不足百人,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是一个典型的“穷山窝”。2015年4月,黄山文投集团组建阳产公司,负责阳产土楼保护开发。公司成立以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加强土楼保护和生态提升,改善村内配套基础设施,整治人居环境,将阳产打造成了皖南地区别具一格的“云上土楼、诗意栖居”主题休闲乡村旅游热点。
主要做法
阳产公司党支部始终坚持“三点一线”工作法,即坚持党建引领为主线,以“企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为立足点,以“‘绿水青山·红动土楼’党建品牌创建”为切入点,以“365志愿服务队”为着力点,推动阳产乡村振兴事业。
(一)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为民服务摆在首位阳产党支部始终坚持把百姓摆在首位,将党建作为引领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切实发挥党组织“指挥部”和党员“战斗队”作用,从支部书记带头走进农家乐、民宿业主解决经营问题,中层干部主动上门慰问、送新春温暖、改善村居环境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注重古村落保护利用,大抓景区营销策划,小抓村内夜间照明亮化与整体环境整治,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主动吸引外来游客,依托独特的土楼资源,做大做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打造不同于传统徽派建筑的高山夯土体验旅游,让村民生活更有品质、更加幸福,让游客看得见风光、留得住乡愁,以党建引领,绘就“云上土楼 诗意栖居”秀美图景。
(二)发挥堡垒作用,着力乡村基建保障发展
阳产党支部加强与属地镇党委、村支部联动合力,以管理人员“三走进”、岗位党员“三领先”、职工队伍“三提升”等先锋行动为抓手,依托“365”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整治村容村貌、修缮基础设施、建成旅游接待中心和停车场。常态化免费搭载村民,帮助载运日常生活用品和农作物,切实构建了365天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以用心用情的“零距离”“微服务”,打通乡村“致富路”。
(三)注重共商共建,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共享旅游经济发展成果,平衡旅游开发与村民利益关系,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扩大利益分配惠及面,让村民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在企业营销资源上优先向村内农家乐和村民倾斜,定期举办晒秋节、摄影节等特色活动,引导村民参与开发经营过程,为村中农家乐引入游客7万余人次,向村民收购农作物5万余元用于晒秋活动,为村民代销茶叶、火腿等农产品3万余元,20多位村民在公司从事驾驶员、保洁员、保安等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充分利用景区现有资源拉动了乡村旅游。
经验成效
阳产党支部将为民服务的落点,落在阳产的老百姓能够共享乡村旅游的成果,吃上旅游饭,走向富裕路。
(一)社会知名度显著提升
阳产土楼策划“金秋阳产、诗意栖居”等主题活动,多次被中央和省、市媒体点赞,有央视联播、直播,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社报道,有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点赞,有安徽卫视综艺,有生土电影拍摄等等,阳产社会知名度显著提升。
(二)百姓洋溢幸福笑容
阳产,“红绿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使沉寂的村庄迸发出新活力,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享受到了新时代红利,从过去养在深闺无人识,到现在八方游客慕名至,慕名而来的游客、旅游综合收入每年都在不同幅度的增长。
一个个场景绘就了如今阳产村幸福美丽的新画卷。
在阳产旅游带动下,村内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已达28家,农民人均收入也从当年的不到3000元增长到现在的2.5万元。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现在的“网红村”。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