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徽州区:锚定最干净打造文明新城区

2022年09月17日 08:34:56 来源:黄山文明网

今年以来,徽州区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目标,突出“吾心安处 净在徽州”创建主题,坚持城乡融合、全域创建,按照“席地而坐”标准,打造城市“徽客厅”示范区,深入推进“全国最干净城市”创建。  

锚定目标抓创建

区委区政府把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各区直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全国最干净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干净办负责统筹调度,区文明办、区城管局负责日常推进工作,把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工作纳入日常创城和文明创建督查考评。在全区开展11类32项洁净行动,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纳入行动方案中,促进“最干净城市”创建由外在环境美向内在精神美拓展延伸,内外兼修,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区委、区政府领导对照创建标准,深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景区景点、农村、建筑工地、公共卫生间等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研究具体整治方案,谋划打造8类16个创建样板点。

聚焦重点抓创建

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目标,开展周督查月考评,持续开展“最干净

指数”测评,确保到年底全区基本达到“最干净城市”标准。

提高环卫保洁标准

在城区达到无垃圾、无污迹、无积尘、无积水、见本色,采购护栏清洗车1辆、高空雾炮车1辆,全面实现可机械化洗扫道路机扫率、冲洗率两个100%的精细化保洁。探索“一路一策”“一域一方”的“差别化、精细化、多元化”作业法,先行对文峰路、南山路、城东路等重点道路提高保洁标准,以“冲洗结合”的方式,实行每周不少于1次深度清洗作业;对城市家具利用冲水车和手持式水枪每天冲洗不少于1次,巡回清洗灰尘和污垢,不留死角。全力打造“两个15”深度保洁模式,达到垃圾落地不超过15分钟,每平方米道路灰尘不超过15克,让“席地而坐”成为保洁常态。

加大垃圾收集清运频次

减少主干道垃圾桶设置,缩短垃圾停留时间,实现垃圾无缝收集,探索在黄山路、文峰路、南山路、迎宾大道等重点道路,率先推行“摇铃收垃圾”模式。配备电动垃圾清运车巡回收集,对沿街店铺、居民聚集区产生的垃圾快收快运,并对城区四个垃圾中转站外围和内部环境进行整治提升。24辆环卫作业车辆、241名环卫工人实现GPS定位全覆盖,洗扫车、洒水车、垃圾转运车、环卫工人运行轨迹全过程监管,通过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对环卫作业执行情况的精细化管理。

推行“摇铃收垃圾”模式

所有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严格落实“定人、定时、定岗”保洁制度,对城区15座公厕提升改造,安装公厕隐私栏、种植花卉,全面提升公厕内外环境,打造富饶路公厕、青少年活动中心2个公厕示范点。

打造公厕示范样本点 

成立“城市美学小组”,对主次干道户外店招广告进行评审,整治拆除老旧破损广告门招20余处,通过徽派建筑元素与现代文化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五个之城”和农产品特色公益广告店招60余处,有效提升了岩寺中心城区的形象。按照“席地而坐”标准,打造文峰公园、西溪南蜂巢徽客厅、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潜口民宅博物馆“徽客厅”示范区,让市民游客享受客厅级的服务。

实施“五微”行动打造最美丽乡村

以承担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暨美丽乡村推进现场会为契机,在全区农村深入开展全域环境洁净行动,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提质升级,打造实地观摩样板点,培育童趣虹光、艺蔬临河、清凉光明等19个乡村“微景区”,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浓厚氛围抓创建

制作《净在徽州》城市宣传片,刊设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大型公益广告20余幅,全区各单位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宣传标语,在区电视台和新媒体上刊播倡议书,开设行动专栏持续跟进宣传,营造了良好环境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全民参与“全国最干净城市”创建,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创新集聚产业多元的高能级新城区。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