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9月15日,全省首笔水排污权抵押贷款在黄山市成功发放,标志着我省创新担保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黄山是全国率先开展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城市,也是全省新安江流域首笔水权交易试点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水排污权抵押贷款操作指引(暂行)》,明确了金融机构办理水排污权抵押贷款的审核条件、抵押备案、贷款管理等内容,为金融机构制定信贷管理办法、创新信贷产品提供了指南。在人民银行黄山市中心支行、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徽州区和歙县两家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先后走访辖区内49家水排污权持有企业,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迅速制定贷款管理办法,为水排污权抵押贷款的成功发放打下基础。
黄山嘉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聚酯树脂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徽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受疫情影响资金回笼减慢,购买原材料急需周转资金,立即为企业量身定制绿色融资方案,以水排污权抵押组合方式向企业发放贷款60万元;与此同时,黄山科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以同样方式获得歙县农商银行200万元贷款支持,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难题。“水排污权抵押贷款让企业‘沉睡资产’变成了‘流动资本’,拓宽了企业贷款抵押物范围,实现了银企发展和环境优化的‘双赢’!”歙县农商银行行长汪利兵说。
据人民银行黄山市中心支行副行长范朝霞介绍,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创新开发了光伏贷、名茶贷等绿色信贷产品,积极推进林权、污水处理应收账款等担保方式创新。下一步,黄山市金融资源还将向生态农业、绿色交通、环境基础设施等绿色产业集聚,推动绿色信贷总量快速增长。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