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暖民心 见行动】用情用力暖民心 快乐健身见行动

2022年09月06日 06:44:13 来源:黄山体育

聚焦便民,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

2022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76个,截至8月底,已完成98个,其中,新建场地96个,改扩建场地2个,完工率达128.9%。对已建小区、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配建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按照“应修尽修、应改尽改、应建尽建”原则,对小区和行政村健身设施进行维修、升级和配建。

聚焦利民,整合利用城市空间资源

积极推进黄山区浦溪河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黟县滨河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规划建设和智慧化提升。利用城市金边银角建设群众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屯溪区、歙县、休宁县结合体育场旁空闲边角地、公园绿地等见缝插针打造“口袋体育公园”。

聚焦惠民,持续举办体育赛事活动

举办黄山市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70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8·8“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2022年黄山市社区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和黄山坐标·定向赛、2022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第十七届中国黄山(黟县)山地车公开赛、2022年奔跑吧·少年黄山市AI亲子运动会等赛事活动。承办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队际挑战赛、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

聚焦为民,提升群众健身普及水平

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四进”活动,结合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体质检测“进社区”、与黄山学院合作开展体质检测“进校园”等。举办安徽省“送教上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9—10月将陆续开展健身气功、太极拳、广场舞、柔力球、篮球项目培训。新成立市广场舞协会、市掼蛋运动协会,指导市太极拳协会完成换届工作。

快乐健身行动政策解读

目标任务

到2022年底,推进全市居住小区和行政村现有健身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提升,以及未配建健身设施小区的配建工作,全市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76块。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全市居住小区和行政村现有健身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提升,以及未配建健身设施小区的配建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新建全民健身步道50公里。到2025年,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新建全民健身步道200公里。

工作举措

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对已配备健身设施的住宅小区,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升级、补建;对未配备健身设施的住宅小区,按照群众需求配备;对行政村健身设施升级改造;对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

加快城市健身步道建设。启动城市健身步道“断头路”畅通工程,推动城市公园步道系统互联互通。

加强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利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广场等空间资源,建设一批“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推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新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严格按开放条件设计、建设。

提升群众健身普及水平。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教会群众1-2项运动技能。常态化举办各类赛事活动,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多层次、多渠道宣传,营造群众健身氛围。

支持政策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比例。制定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并向社会公布。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用于健身设施建设的土地,租期不超过20年。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依法依规在房租、水电气等方面给予减免或补贴。落实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补偿办法、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补助政策。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