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在农业抗旱中,徽州区一批新建和改造的民生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出蓄水保水优势,通过科学高效调度用水,将汩汩清流送入田间地头,为农田舒旱、为庄稼解“渴”。
在徽州区岩寺镇翰山村,经过清淤加固的石明当家塘蓄水充足,下游的小香薯基地和二季稻田里一派绿油油的景象。
徽州区岩寺镇翰山村种植大户 陶文宇:去年村里把一个水塘、一个水库修好,今年都能发挥很大作用,我的水稻和小香薯都能灌溉得到,不缺水。
去年,村里对年久失修的、占地8亩的石明当家塘进行了清淤、维修和加固,不仅保障了下游300多亩农田的灌溉,现在当家塘有人承包管护,还增加了集体收入。
同样是低丘陵旱区的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在前两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里对穿村而过的小溪进行了护岸加固,并新建了2道拦水坝以及配套抽水泵房,不仅满足了村民生活用水,还发挥了灌溉抗旱作用。
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村民 毕启金:以前靠人工堆的2个土坝,梅季雨水过来一冲就(冲没)了,见土见沙,现在1米多2米的深的水,蓄水量还是可以的,抽水机、水泵直接(抽水)灌溉就行了。
管好水方能用好水。迎头坞水库是徽州区最大的小(二)型水库,担负着潜口镇5个村2800亩农田灌溉任务。为了管好水,水库实行了专人值守,科学调配水源,通过周期性的间隔放水、精准放水,统筹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徽州区迎头坞水库管理员 许月龙:根据政府的要求,我基本蹲在水库上,今年的水稻基本保住了。
近年来,徽州区抓住民生水利发展机遇,大力兴修水利,累计总投资1.3亿元,完成了四村、周塘、辽坑等水库除险加固16座,清淤扩挖整治山塘642口、改造灌区末级渠系1万亩,全区新增蓄水量6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4平方公里。
通过“新建、提升、整治”,打通了全区农业生产水利灌溉“主动脉”和“微循环”,提升了全区抗旱防灾减灾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