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徽聚丨水墨剪影痴绝处,画里古徽梦萦回

2022年08月31日 15:00:12 来源:BNU 徽聚暑期实践队

水墨剪影痴绝处,

画里古徽梦萦回。

宏村,始建于南宋,“取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为取“弘广发达”之意,取名弘村,清代时为避乾隆皇帝“弘历”之讳,后更名为宏村。村间湖水青莲、拱桥如虹、栋宇鳞次,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其间艺术之美惊动世界,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初印象

每个徽州人的心中梦里都有一处老家

——宏村

或许是执念吧,项目组不约而同将此次研学的休憩旅馆定在宏村村里。仿佛就是远行在外的游子披星戴月地走过万水千山,无由来地想念记忆中粉墙黛瓦、高脊飞檐、曲径回廊、无波似镜的湖面,和门前淙淙流淌的沟渠。

我们从市中心三江口出发,想讨一个彩头,古时,这里是徽州商人行船远航的第一站;而我们反其道而行,从这里出发,归航梦的家乡。

城市变小,远去。

随后便是盘山公路,

农田在山与山的缝隙中闪现,

一屋,一塘。

偶尔有节奏地经过隧道,

一暗,一明。

山间高大的乔木洒下荫凉,

驱散近四十度的暑气。

壁山、青天、光影在我们眼前斑驳,

我们心中的问题却逐步发芽:

在当前大机器生产的齿轮转动下,流水线中的古风产品、被资本打包后的创意ID营销竞争下,宏村是如何打造中国典型示范村,发展旅游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守住一份宁静和古拙?

话发展

尽览村中美景后,我们有幸采访到当前宏村汪书记,他也是宏村土生土长的老人。

他非常欢迎学生、高校团队来此调研学习,也愿意听取我们通过调研为村发展的建言献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给村镇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注入新的活力。


于是,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去村政府与他会面。村政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严肃——

一间方正的老屋,门前开阔的空地是村民广场,村民们晚上会在此跳广场舞。还有几桌乒乓球台,球台下放着各式各样的美术工具和油画半成品,我们想着应该是写生的学生留下的,等到清晨或是傍晚,天气凉快时,他们会继续在门前临摹画画。

村长一天的行程安排的很满,不仅仅要管理好进出游客保障疫情时期的安全,也要处理好村民邻里关系,当然,作为中国乡村名片的宏村,他也要接待各地重要的来访。

我们到达后,村长仍在电脑前处理临时公务。显然,他为我们特意挤出了一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见到他,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敞亮、干劲。一袭简单的运动白T,径直邀请我们围坐在中央摆着一张长条状的青石板大桌旁。

“说吧,有什么想要知道的?” 面对一群学生,他很随性、很亲切丝毫没有架子。

    根据我们的提问村长如数家珍,他向我们介绍了宏村的历史,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乡村旅游发展下宏村的变化,以及疫情之后,宏村发展的新方向。给我们讲述了宏村由一个籍籍无名的破落山村到如今举世闻名的画里乡村背后的故事。


宏村地处丘陵区,四周多山,地势稍显崎岖。山为人们带来景观和意趣,成为画家诗人笔下的意象。然而,在交通不便的古时候,山却是阻碍自给自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天堑。

《徽州府志》记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虽然在明清时期徽商的盛名扬名天下,村子里也因为有着富商大贾荣归故里而兴旺。民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徽商的没落,再加上先天此地位于缺少农耕的山岭地区,当地百姓生活水平一直再温饱线徘徊。

温饱都解决不了,怎么能盖新房啊?还是老老实实守着祖屋吧。


正因如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农村建设中,这一批徽商建筑史上的遗珠也就是这样保存了下来。

90年代年开始,邻近的西递村村办企业发展旅游势头正盛,每年有将近100多万的收入,而反观宏村每年仅有几万元。于是再96-97年开始,村子也引入经营旅游的企业,进行规范性的开发和宣传。

到2001年,宏村和西递村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随后旅游经济逐步发展,在2008年后,宏村作为中国的八大名片之一向世界推广,这样经济就有了翻倍的增长。

村子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靠的是其自身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管理和村民的参与。

一开始,村民们对外来公司承包宏村旅游发展不太理解,持否定意见。同时,村内部由于历史原因划分为东村和西村,两个村子各自为营。而统一管理,两个村子时常存在意见不统一而争吵闹事的场景。此外,村民自主发展民宿产业或售卖工艺品。产品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无论是经营方式还是经营条件都不成熟,往往导致亏损关店。

一系列的种种原因,都指向不规范,不合作。在村政府的协调和努力下,村民们开始成立自治组织,两个村子的村民,不断磨合,相互谅解,如今已经自然的融为一家。同时村民依照村规民俗制定符合当地村特色的标准,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旅游承包公司也提供标准化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方案,提升村民自营的竞争力。村集体也为村民提供引导停车、导游讲解、环境整治、水资源清洁、文物保护等多种营生,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经过协议,宏村每年门票收入的8%归集体所有,而这些收入也将作为村民的福利,以不同的形式发放。另外,村中的老者每个月都会领到800块钱的额外补助,让他们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晚上九点半村委会里的干部仍然在辛勤工作)

而对于商户而言,村集体为商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最重要的便是免费的环境保护。环境是吸引游客驻留的关键。比如垃圾门前三包,定期帮忙清扫打理;还有定期的上门疫情防控,以及统一的入店疫情通行条码,都由村集体集中负责发放,省去商户很多麻烦。

说完这些,村长自信满满的看着我们,我发现他的眼睛里闪着光。“这就是村民的幸福感啊!”

是啊!生活在这如画的山村中,在拥有一定的收入保障后,邻里和谐,生活有福利有保障,你笑迎四方来客,这不是快意似神仙吗?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您还想再听宏村现在的发展故事吗?

您还想了解新业态下,宏村打造的国风IP吗?

疫情当下,宏村的发展还有哪些机遇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