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歙县桂林镇党委政府通过“板凳会”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入户收集群众产业发展、就业就医及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诉求,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化解,为基层党建工作开拓了新平台,走出一条干群同心同向的乡村振兴路。
近日,在桂林镇连川村牌一村民组,连川村党总支书记江建鸿正在和几名村民代表讨论近期抗旱工作。桂林镇连川村村民赵凤仙表达着个人观点,“我建议,村里搞个水泵来,把水打到水塘里,然后我们老百姓自己抽水来解决灌溉。”大家拉来几条板凳坐下,轻松的氛围让大家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连川村有一项特色产业是大蒜种植,目前正好是种大蒜的季节。持续的干旱让村民们有些担忧,大家一起想办法、出点子,共同解决难题,村民们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经过讨论,连川村党总支书记江建鸿心里也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村大概有五万斤大蒜种子,这段时间马上要播种了。下一步,村里想办法把水抽到塘里,家家户户再用小水泵抽到田里去,这也是关系到下半年收成的大事。”
群众说事、干部理事、多方议事、部门办事,群众身边一桩桩烦心事,在“板凳会”上得到了解决。提及“板凳会”,桂林镇竦口村村民鲍惠琴深有体会,这种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让村民乐于接受。鲍惠琴向记者介绍道,“我家是种葡萄的,钢管要埋在田埂里面,田里挨着的那一户不愿意了。后来还是大家坐下来,由村里调解解决的。”
小小“板凳会”,凸显干群“心连心”。“板凳会”程序简易,却能解决实际问题。村民们在自家小院以唠家常的形式开展讨论,打破了以往开会、办讲座的场地局限性,也实现了群众从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合的转变,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和邻里关系。
桂林镇竦口村党总支书记孙国忠介绍道,“我们不定期地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聊聊天,叙叙旧,尽量把矛盾和问题解决掉,大家互帮互助,村庄邻里也和谐。”
截至目前,桂林镇已累计召开“板凳会”50多次,收集到意见建议192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5个,化解矛盾纠纷22起,为民办实事89件。
桂林镇党委委员程甫一表示,通过“板凳会”的方式处理矛盾纠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召集村民代表、村里乡贤、镇村干部聚在一起解决问题。”
【记者感言】
“板凳会”为群众提供了说问题、诉烦恼、表诉求、谈意见、提建议的共商共治平台。歙县桂林镇通过“板凳会”,不仅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早化解”,也为农村社会治理摸索出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