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最美退役军人·光荣兵支书⑥】汪少国:心系“良禾”

2022年08月12日 11:00:31 来源:黄山日报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加强对广大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引领,讲好退役军人故事,展现退役军人可亲、可敬、可爱形象,持续激发退役军人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黄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通过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推出一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发展集体经济等实践中取得显著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兵支书”先进典型,激励引导全市广大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全市干群不断从先进中汲取精神营养,增强全社会爱国拥军意识,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汪少国:心系“良禾”


汪少国,1972年2月出生,1990年入伍,1993年退伍,现任祁门县新安镇良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退役后,汪少国从跑运输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尽管身份转变,但其兵心不改,始终保持部队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奉献社会、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2016年,汪少国被评为祁门县“优秀民兵营长”,2021年获评祁门县“优秀共产党员”。

兵心融进民心里  

“我曾经是一个兵,离开军营已经29年了,但我没有丢掉军人的本色,也由此养成了不怕吃苦、不畏困难、严于律己、艰苦奋斗等品格,是部队给了我的坚韧品质。”汪少国说,兵心连民心,军人品质和为民服务在自己身上得到比较合理的诠释。  2020年正月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一名过路人途经良禾村红旗岭,引起附近村民普遍担忧,希望村里采取应急措施。为了消除村民恐惧心理,汪少国不顾自身安危,主动陪着该路人走出崇山峻岭,自己返回时已是凌晨4时许,他顾不上休息,清早又用应急广播安抚群众情绪,此举深得同事及群众的认可。一次大雪封路,住在红旗岭头的一户老人,因慢性药品用完异常焦虑。接到求助后,汪少国深夜动身,冒雪徒步数公里,亲手将药品送到其手中,老人真心地向他竖起大拇指。在汪少国带领下,2020年良禾村荣获“黄山市文明村镇”光荣称号。

退役军人有担当

说起自己退役后跑客运,汪少国坦言这还得感谢在部队学的驾驶技术。“1994年9月7日,我买了生平第一辆中巴车,跑起了客运。”汪少国说,这一跑就是10多年。到2018年从事村里工作后,便雇请别人继续跑客运,而自己则把全部心思用到村里发展和为民服务上。“这真的要感谢少国书记为民办实事,你看这条宽3米5的水泥路直通我家。不然的话,孩子每次开车回来都要把车子停到本就狭窄的山路边,既不方便,也不安全。”良禾村水竹坪的村民李君仁谈起通向家门口250多米的水泥路,就连连称赞。  “有句话叫兵心不改情依旧,我们当过兵的都知道,遇到问题不能绕着走,做群众思想工作也是这样。”汪少国告诉记者,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克服了许多资金、人力、物力等难题,最终让良禾村内东组等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喜笑颜开。“汪少国把在部队养成的吃苦耐劳、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带回家乡,为乡村振兴事业默默奉献,展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奉献与担当。”新安镇人民武装部部长方双龙赞道。  

为民筑起平安墙

   村民赵学文家的房屋曾遭白蚁祸害,往往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屋外天晴屋里湿,家里住得不安生,一度让其苦恼不已。“这一户是困难户,我了解情况后,先是邀人前来做评级鉴定,后来又向上争取资金,积极为这一户进行危房改造。”汪少国说,该户房屋危险状态解除后,看着这一家子笑容挂在脸上,自己也倍感欣慰。  不仅如此,每年如何让村民安全度汛也是一个难题。“良禾村村民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还有傍水而立,汛期长时间降雨,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汪少国说他对村里所有隐患点都烂熟于心。记得前年汛期的一场强降雨来袭,他带领村组干部及时将年老体弱的群众安置到学校,接着转移妇女儿童到村委会,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在各应急点准备好热水、棉被、食品等物资,切实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民筑起平安墙。在汪少国的带领下,2019年良禾村被评为祁门县首批“平安幸福村”。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