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徽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向心力,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乡村治理服务机制,推动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大力扶持返乡人员创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眼下,潜口镇东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东山村以“划网包片”形式,将全村划分为7个二级网格,19个三级网格,27名网格员每周两次深入村组,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动态收集村民意见建议,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到节点打造和乡村环境治理中。
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网格员 程一倬:实现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之后,我们能够更好地点对点对群众宣传我们党的惠民政策,并且解决他们的一些建议和诉求。
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村民 洪迎春:及时介绍一些党的好政策,和我们交交心,我们感觉和村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乡村治理服务机制的关键作用,东山村按照“一村三级、一级多格、一格多员”的服务模式,做到任务到网、责任到人,全面激活农村善治神经末梢,以小“网格”收集民意、凝聚民心,以“党建+网格”加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潘必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对账销号。今年来,我们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建议20余条,并逐一进行了解决,群众的满意度逐年攀升。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徽州区把做好“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当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徽州区杨村乡山口村居家就业点,村民正忙着加工卷帘产品。
徽州区杨村乡山口村村民 蒋银珠:在这里做事挺方便的,出门就是厂,去年到今年也做了一年多了,一个月也有2000块钱。
山口村居家就业点原是村里的老茶厂,多年来一直处于荒废状态。这两年,当地政府投入40多万元,对老茶厂进行改造提升,并对外招租。这时,在外从事企业管理的村民朱玉美看到这一机遇,返乡创业,组建了居家就业点,聘请10多名村民从事窗帘加工。
徽州区杨村乡山口村居家就业点负责人 朱玉美: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增加一条流水线,可以增加十多个岗位,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增收。
徽州区杨村乡党委委员 程锡锋:通过党建引领,这两年我们重点开展了“我为家乡绘蓝图”、“在外党员、能人返乡创业”(等)四项行动,成功对接联系了21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动800余名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截至目前,徽州区已有95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创办合作社15家,兴建种养基地12个,带动1800人增收致富。去年,全区48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4250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88.59万元,位列全省第二。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