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区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留住乡愁底蕴,提升气质颜值,让群众和游客得到更多的微观感受。
在黄山区龙门乡轮渡村,随处可见一个个造型精巧别致的微景观。房前屋后的空地改建成了花园、菜地,就地取材的鹅卵石被摆成独具特色的围栏,泡泡球灯带、特色打卡相框、观光步道、趣味亲子乐园等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铺展开一幅美丽乡村的动人画卷。
黄山区龙门乡美丽乡村经办人 杨洋:我们坚持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通过对村庄节点的打造、闲置资产的盘活等微改造,使得村庄旧貌变新颜。
轮渡村在微改造的基础上,还不断融合“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嫁接进更多的时尚元素,将轮渡村打造成一个微景区,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
面对家乡的“嬗变”,村民孙礼贵、孙海霞兄妹俩成为乡村旅游吃螃蟹的第一人。2014年,他们创办了全村第一个农家乐,2020年又将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成民宿,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黄山区龙门乡轮渡村村民 孙海霞:游客现在来了,有停留脚步的地方。住在民宿,他们就有一种家的感觉。
这里是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黄土茅草绘就的板栗树,耕犁、节气搭配的墙画,还有竹篾筐装饰而成的创意标语等等······蓝天白云与古村落交相辉映。近年来,盛洪村通过实施微改造,在留住乡愁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景观节点,全面提升村庄整体颜值。
黄山区新丰乡政府项目办主任 鲍润华:新丰乡微改造,坚持“保留原始脉络,修复农村风貌,挖掘农耕文化,培育乡风文明”的建设理念,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盛洪村的点滴变化,都落在了本土创业者吴建兵的眼里。2020年,他将闲置的原盛洪小学租赁下来,重新修葺,创办了见朴文化研学基地,通过各类研学活动,传递盛洪村的乡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黄山区见朴文化研学基地负责人 吴建兵:村落干净,古民居和人融合得挺好,通过诗书画意传播徽文化。
通过“微改造、精提升”,黄山区乡村面貌实现大变化,一幅幅“产、村、人”相融、“居、业、游”并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