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黄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坚持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充分挖掘“徽文化”精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
抓好系统化制度设计
下活多元化解整盘棋
2019年以来,黄山市委、市政府按照“与枫桥经验相融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设计思路,积极谋划构建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市信访联席会议及时组织各成员单位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把“矛盾多元化解”工作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积极通过人民调解柔性方式化解信访矛盾。同时,由黄山市委政法委牵头对全市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重点任务进行系统安排,市综治委作为推进主体,积极抓好全市面上工作的谋篇布局、牵头协调以及对县区和部门工作的指导、督导。各级各部门陆续出台30余项配套制度和措施,形成了纲目并举、统分结合的制度体系。市委政法委牵头市信访局、市司法局,联合制发《关于加强信访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及七个县区分别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继建立了“访调对接”委员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体系。
健全专业化调处组织
筑牢多元化解支撑点
一是做强基层调处,全市建立规范化的基层人民调委会900余个,实现了镇、村两级全覆盖,选聘调解员1000多人,年化解纠纷2000余件;二是做强综合调处,整合区域内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资源,进驻县级综合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集中化解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三是做强专业调处,全市建立各级各类专业化调解组织89个、聘请专职调解员100余人,实现了矛盾纠纷易发多发行业领域的全覆盖。四是做强“访调对接”,市、县两级信访部门把“访调对接”工作平台纳入人民满意窗口建设内容,市信访联合接待大厅分别设置信访、政法和纪检接待区。市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联合接待大厅,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信访接待大厅公示工作流程、调解范围,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聘请专业人员驻点挂牌办公。
完善立体化对接平台
打好多元化解组合拳
一是抓好警民联调平台建设,从老政法、老专家等“六老”人员中选聘专职调解员,常驻开展调解工作。二是抓好访调对接平台建设,按照择优选聘的原则,聘用退休司法干部、“五老”人员百余名。休宁县访调委选聘的陈立传,曾获得“全国模范调解员”“全省双百佳人民调解员”荣誉,“传哥调解室”在当地享有盛誉;黄山区访调委选聘的林楷平,曾获得“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省人民调解能手”等荣誉,其坐镇的调解室被安徽省人民法院授予“优秀特邀调解组织”。三是抓好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以“进驻”“派驻”“桥梁”等多种形式,全市法院与50多家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建立了对接机制。四是激活多元化解新潜能。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组织、村居“大管家”和公共法律服务组织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矛盾化解。
推陈出新
丰富“访调对接”文化内涵
清道光年间开封知府胡文照还乡归隐后,在兴建“大夫第”时,他主动将侧门墙界后退了半米多,正屋的墙角也被削去三分,并在门额上亲自题写了“作退一步想”五个篆体字,以此告诫后代子孙要遵循“裁直为圆、方便他人”的待人处事、和睦邻里之道。访调平台搭建后,在梳理古徽州乡贤故事中,提炼“作退一步想”思想内涵,形成遵循法规政策、尊重事实,引导换位思考、情义融化的“听、理、劝、借、让、和”六步调解法,在全市200余个各类调解室内设置统一模式的“作退一步想”背景墙,营造和谐的调解氛围,用徽州文化精粹引导人、启发人。
近三年,全市有296件相对复杂的信访事项,引入访调对接的平台通过政策宣传、困难救助、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最终得到有效化解。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