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黄山市坚持党建引领,紧扣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建强战斗堡垒。创新实施党支部队伍建设、阵地拓展、制度落实、活动开展、保障强化、作用发挥“六项指数”考评管理,全市农村领域“较好”以上等次党支部660个、占比95.5%。对照“集体经济发展显著”等标准,创建40个“一抓双促”先进典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在产业链、合作社上建党组织305个,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培育带头能人。实施“支部书记培训计划”,通过异地挂职、专题观摩、考察学习等方式,大力培养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担当的带头人,对底子相对薄弱的村精准选派153名第一书记,实现用对一个人、带动一个村,全市153个贫困村年经营性收入平均达25万元。选配265名“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农村工作队,党支部创办、能人领办村集体经济实体300余个,涌现出猴坑茶业领头人方继凡等一批创业型村党组织书记典型。
三是发挥区域优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没有“万能钥匙”,必须坚持立足自身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因村制宜选准路子。依托全域旅游,盘活农村资源,聚焦黄山、齐云山等景区周边村、新安江沿线村以及徽文化传统村落,发挥自然风光、人文资源的优势,采取整体出租、股份合作、自主开发等经营模式,带动集体增收。
四是加强正向激励。建立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相挂钩的增长机制,指导各区县出台集体经济发展达标奖、增收奖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收奖,明确共性和个性2类8条奖励标准。同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面向村(社区)两委干部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的重要条件,2020年面向村(社区)两委干部定向招录10名公务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多措并举鼓励村干部积极干事创业。
2020年,该市689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额达2.09亿元、村均30.3万元,全面消除5万元以下薄弱村,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89个、占12.9%。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