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歙县三阳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积极探索创新,大胆突破实践,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全镇7个村的集体经济全部达到十万元以上,其中两个村突破50万元。
强化组织引领,凝聚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合力。该镇坚持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党建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基础工程,研究制定了《全镇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大力培养农村集体经济致富带头人,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和县农业农村局科技下乡契机,组织学习党的政策、市场农业、现代服务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经济发展知识结构。组织村 “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到全县集体经济强村及毗邻的浙江省考察学习,吸取经济强村的发展理念、致富经验,拓宽发展视野。并对集体经济 “薄弱村”落实镇村两级领导班子联系包村责任制,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紧扣“幸福来敲门,为民送服务”主题,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敲门调研,收集民智,找准发展瓶颈、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创新思路模式,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该镇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策”,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模式,打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现路径。发展产业增收型经济,该镇高峰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歙县高升燕笋专业合作社,以深山燕笋为特色产业连续两年实现集体创收、农民增收。发展资产盘活型经济,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出租房屋等多种形式,利用村内土地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该镇白石源村流转了西家坑集体茶园,实现村集体经济每年5.1万元租金收益。竹铺村通过出租单间闲置校舍,村集体经济每年获得4000元的租金收益。除此之外,该镇还发展产业延伸型经济,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传统村落”等为主线,依托白石源村上坦梯田、叶村叠罗汉及国保省保等,积极打造成文化、生态观光旅游胜地。叶村党总支成立文旅筹备组,推动叶村叠罗汉在非遗活动、乡村旅游中展演,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聚焦关键因素,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该镇建立党委领导、村级落实的工作机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硬任务,探索建立了村干部绩效报酬与集体经济收入挂钩制度,制定了奖励政策,明确了奖励范围、额度和程序,切实提高了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采取年初制定目标、期间跟踪指导、年底考核问责的方式,对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十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相关责任人,年度不参与评先评优,并视情况给予提醒、谈话,充分发挥联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作用。出台《三阳镇制度汇编》,健全村级财务管理、财务支出审批、公示报告等制度。加强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提高村级财务管理透明度。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科技特派员联合帮扶机制,及时帮助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同时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兴业创业,发展产业。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