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2019年以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实施农村基层党建“逐村培强、整乡推进、全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目标,持续巩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成果,多方着手、选树典型,以点串线、连线成片,以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带动农村工作整体提升,为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证。
先行先试、分类推进,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抓好顶层设计,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基层党建“整县推进”计划,整体推进、全面规范。规划布局。制定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工作三年规划,以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为样板,通过点线建精、整片建强的方式,利用3年时间,实现各村都有示范点、各乡镇都有精品线的工作目标。截至2020年底实现“逐村培强”示范点比例达50%、“整乡推进”达标乡镇达100%,到2021年底,将全面铺开、整体提升。对标提升。制定《农村基层党建“逐村培强”双七条》打造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将全县66个村分为达标类村和示范类村,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双七条”打造标准,在全面查摆薄弱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路径措施,分阶段打造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精品线,深入推进党建工作显性化建设。目前全县基层党组织标准化验收达标率100%。分批跟进。按照“一点一品”、“一线一品”要求,培育一批可学、可看、可借鉴的基层党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一批。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双七条”量化考评,达标类村重在查缺补漏、比学赶超,推进提升,示范类村重在巩固提高、高位求进,打造亮点,提升晋位一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摸排存在问题,逐个分析具体原因,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任务落实,消除薄弱一批。
固本强基、精准施策,凝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动力。坚持抓乡促村,夯基固本,实施“五大工程”,把大抓基层的导向深入落实到基层各项工作中去。“战斗堡垒”工程。组织全县420个基层党组织和7428名党员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包乡走村入户”常态化机制,压实抓农村党建主体责任。量身定制整顿措施,完成1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头雁领航”工程。严格落实《黟县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坚持高位统筹,注重培优配强,对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坚决予以调整。注重能力提升,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组织42名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一村一大”。储备村级组织后备干部157名。近两年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同比增长9%。以龙江村党总支书记江辉为典型制作拍摄的电教片《村书记的一天》获评省优秀电教片。“先锋示范”工程。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作为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坚持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放“我是党员带头奉献”红马甲7400余件,聚焦巩固脱贫成果、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参与党员近10万人次、服务群众7万余人。选树全国最美奋斗者金玉琴等身边优秀党员典型事迹12个,在县电视台、“党建黟家”微信公众号宣传展播。“强筋壮骨”工程。编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县、乡、村三级规划,每年确定15个重点扶持村并集中攻坚,先后扶持项目70余个资金1000余万元。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设立增量奖、突破奖,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连续3年实现同比增长6.5%以上。西递村《党建笔、制度墨,画出悠悠古村落》成果入选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案例选编。“为民服务”工程。以乡村工作网格管理为基础,在每个网格上逐个建立党小组。依托网格党小组,组织社会、群众力量,全方位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访民”宣传服务、“惠民”生活服务、“乐民”文体服务、“安民”法律服务、“暖民”关爱服务、“富民”发展服务等六类服务,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广大党员群众自我服务互助服务的格局。
三、示范带动,榜样引领,取得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成效。坚持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已建成5类“逐村培强”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特色产业发展更快速。搭上全县“五黑”产业发展快车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下阜村探索“飞地经济”种植黑玉米,三方互动抱团发展的成功经验被《黄山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团结村坚持党建引领电商发展,挖掘全镇6个村的特色农副产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57.5%。美丽乡村建设更添色。充分党员干部在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工作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步伐。龙江村创新“党建+”服务重点项目发展,签约落地重点项目8个,成为招商引资新高地;大星村结合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村民学习教育文化休闲提供全方位服务;石印村结合主题党日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更火热。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生态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梧村积极引进民宿产业、开发深谷体育旅游等项目,将农业产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庙林村打造“岭上如家”党建品牌,推进党员示范经营、党员护绿责任区,组建党员先锋队,全面提升打鼓岭景区旅游服务体验,村民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党员教育管理更精准。深度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丰富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红光村创新打造党性体检室,定期对党员进行把脉问诊,接受体检党员400余人次;美坑村依托红色历史故事打造“红军小课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设计“重走红军路”线路,发挥党员教育主阵地作用;宝溪村挖掘琅山庵“红军学校”红色文化,占领政治思想教育的宣传阵地。基层乡村治理更有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培育特色品牌。西递村探索党建引领“作退一步想”五治共建新模式,打造“作退一步想”工作室,调解纠纷120余起;渔亭镇考川村创新实施村规民约“积分制”,实行积分管理等量化考评,真正发挥村规民约效用,逐步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黟县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雉山村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