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22万元,同比增长73%,主要是土地租金、店面租金及黑花生销售三个方面构成。”近日,黟县渔亭镇团结村党总支书记在村与“两委”成员盘点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今年来,黄山市黟县渔亭镇党委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坚持党建引领、拓宽思路、探索创新,走出一村一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新渠道”。汪村村结合全县发展五黑产业的优惠政策,探索在黑玉米、黑稻等多黑产业上做文章,整合“四带一自”产业扶贫项目资金60万元和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资金57万元打造汪村村生态产业园,种植荷花、黑玉米、黑稻、黑豆等产业。2020年,种植黑稻50亩、香稻100亩、黑玉米60亩、荷花30亩,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14.3万元收入。
服务重点企业探索“新方法”,桃源村位于十里桃花源长廊,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以良好的水利、林业资源入股主体参与发展的模式,以可视山场入股黄山秘境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仅该项就获得保底分红5万元。以桃花源长廊水面及森林资源入股黟县徽黄景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今年结合黄山秘境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土地流转资源管理费可达20万元。
探索“飞地经济”拓展“新模式”。下阜村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无优质的资产资源可供盘活和发展,为破解发展难题,该村创新实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在团结村艾坑组流转土地65亩发展黑玉米产业基地,汪村村依托该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丰富经验,无偿提供黑玉米播种机器,经常性进行技术指导,促成黑玉米苗顺利种植和后期管护。现结合渔亭镇电商服务中心平台进行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万元。
做好土地文章寻求“新路子”。团结村立足实际,将村内可用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新路子。今年村集体流转25余亩闲置山场,参与盛鼎砂石抱团发展,每年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带动40户增收78.115万元,其中3户贫困户增收近8万元。将艾坑、下坦火车站弃土等地充分利用,租金收入达6.5万元,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翻倍增长。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