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休宁县蓝田镇迪岭村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党建+”模式,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在建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农村之路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建+自治” 共创美丽乡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动“一献四捐”行动(献计、捐钱、捐物、捐地、捐工),迪岭鹤舍自然村把着力点放在“带领群众、组织群众”上,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下,累计收到捐款1.73万元,捐地0.6亩,老砖5000余块,捐工230余个。通过“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模式,以农村“三大革命”“五清一改”为重点,兼顾基础设施建设,鹤舍累计铺设污水管道3600米、疏通水渠800米、更换自来水管1300米、改厕93户、新建公厕3座、维修生态挡墙500米、新修村内主干道1420米、修建护岸110米,农村居住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党建+服务” 彰显人文关怀。该村开展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实行农户走访全覆盖,发放“连心服务卡”,收集民情民意147条,建立党员微信群、村民组长微信群等信息平台进行网络互动,随时了解村情民意。针对农村留守人员关怀缺位和部分贫困户出行不便问题,成立由村干部、党员组成的“爱心车队”、“代理妈妈”等多支志愿者队伍,不断展示正能量,增强社会凝聚力。近年来共开展文明创建、进村组送大米、接送老党员参会、接送贫困户就医问诊等80次活动,组织进校园、慰问困难党员、看望留守儿童、平安巡逻等志愿活动50余次。
“党建+文化” 树立文明乡风。该村提炼各家各户的家风家训,制作成94块“家风家训牌”张贴于各家门口,让村民互学互鉴,通过弘扬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来提升公民个人素质、促进家庭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探索实践“一约四会”制度,特别是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对办事天数、宴席标准和数量、礼金标准进行审核,同时写进村规民约,印刷在鹤舍村民活动广场边的宣传墙上,进一步遏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形成尊老敬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
“党建+联动” 筑牢平安防线。目前,迪岭村建成了集纠纷受理、信访维稳、反邪禁毒等工作于一体的“一站式”村级综治中心,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村17个村民组的网格,实现了人、房、地、事、物等的无缝对接,形成镇村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格局。迪岭鹤舍自然村逐步建造了反邪禁毒法治文化广场,重新设立村民说事堂,新建“驻村民警工作室”,打造出“平安乡村”云监控平台,并依托“纵横365”制度将以上一系列措施整合纳入“平安迪岭”建设体系,更好地发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