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为切实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全面增强农村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黄山市歙县桂林镇积极推行“户主会制度”、“网格化管理制度”和“农村党员十二分制”,立足“身边小事”,让一个个党员“亮”起来,带动一名名群众“干”起来,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不断推进乡村治理出新出彩。
一是运用“农村党员十二分制”提升农村党员形象。在以往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小部分党员党性不高、“开会是党员,散会是群众”的现象,拉低了农村党员在村民心中形象,阻碍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实施“农村党员十二分制”以来,桂林镇开展了四次党员教育管理培训会,为全镇994名党员每人印发一份“农村党员十二分制管理卡”,通过核定农村党员保障组织生活、遵守规矩纪律、参加志愿服务、履行村规民约四个方面的分数,作为对农村党员进行表彰、约谈、回炉重铸的依据,管理好农村党员的“身边小事”,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党员属于教育管理中“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难题,树立了农村党员的良好形象。
二是立足“网格化管理制度”推进乡村综合服务。为彻底解决社会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桂林镇把全镇划分为11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民情信息员、网格警员、网格监督员,把矛盾调处、公共服务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项,融入网格,形成互联。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以来,桂林镇整合全镇行政管理服务资源,强化职能部门、村组、社区、企事业单位四级网格化服务体系,以开展党建指导、优化乡村治理、服务企业发展、打造党建亮点为主要内容,开设群众办事服务热线,实现网格内党建工作、便民办事和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一站式为民解难题、办实事835件。
三是推行“户主会制度”解决好农村治理大事难事。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村无功能建筑、商户占道经营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往往因为群众不理解,赔偿难以界定。针对该问题,桂林镇创新开展“户主会”制度,致力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行“六个必开”,即乡村社会治理必开“户主会”,人居环境整治必开“户主会”,美丽乡村建设必开“户主会”,推进项目建设必开“户主会”,乡风文明营造必开“户主会”,文明城市创建必开“户主会” 。实施“户主会制度”以来,桂林镇召开人居环境提升户主会、征地拆迁户主会等各类户主会30余次,基本实现了干部主导与干群融合的深度转变,有偿干事向无偿公益的深度转变,被动参与向共治共享的深度转变。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