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强化党建引领 助推乡村振兴

2020年11月23日 09:54:58 来源:安徽先锋网

6374145911145369694759353.jpg

  今年以来,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大力实施“一抓双促”,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服务群众、推动乡村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组织领导上“筑好根”。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挂帅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调度脱贫攻坚工作,乡党委书记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垂范开展好“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建立了脱贫攻坚分管领导牵头协调,各分管领导及十大工程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落实机制,乡扶贫工作站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布置推进,选派了14名干部驻组扶贫强化一线实践锻炼,42名乡干联村包保,形成党委领导、全乡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全面筑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宣传教育上“施好肥”。脱贫攻坚知识纳入“三会一课”必学内容抓在日常经常,结合党员电教、驻乡夜学等载体,系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开展了主题党课宣讲、学习经典原着、重温入党誓词、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脱贫攻坚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扶贫干部始终绷紧信念弦、使命弦、责任弦。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典型宣传,先后撰投信息报道200余篇,《高山贫困村里的“雷笋大王”》《巾帼英雄撑起一片天》《安徽黄山盛洪村: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等多篇稿件被《黄山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采用,选树了丰溪村扶贫专干王士芳等一批身边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营造了大抓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选优配强上“剪好枝”。全面推行分管领导联村、工作队驻村、青年干部驻组、党员干部结对的“4+1”攻坚机制,调整12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4户贫困户。加强扶贫工作队、帮扶干部、驻组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确保“三支队伍”在岗在位、设岗定责、到岗履职。2020年6月起,乡党委将每周二定为全乡“扶贫工作日”,全体乡村干部全部进村、下组、入户,集中力量协助村级开展扶贫工作10场次,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具体困难难题64件,有力补强了脱贫攻坚薄弱环节,提升了全乡脱贫攻坚工作水平。

  实施精准帮扶,提升脱贫成效。对标精准。全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点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通过印发工作提示、定期提醒的方式,指导帮扶责任人做好贫困户每月走访工作,驻村工作队做好在岗履职。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年度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量身定做各年度“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累计完成近千条帮扶措施录入和全部贫困户四项清单制定。抓好整改。2020年4月份及时成立新丰乡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巡查反馈意见进行全面排查,逐条分析、逐个过筛,制定整改方案,梳理问题19个,已全部整改完成。强化督导。组建排查小组,不定期逐户摸排建档立卡户涉及“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落实责任部门,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对村目标考核,实行“日提示、周例会、月调度”工作机制,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采取各村互学和分片指导等形式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乡纪委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问题进行约谈通报。

  聚焦项目产业,强化发展支撑。以集体经济夯实脱贫基础。2014年以来,乡村因地制宜编制了三轮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或四年)专项规划(计划),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和提质增效。仅2020年以来,各村按照“集体经济项目化、项目运作实体化”思路,统筹770余万元资金立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4个,已完成建设13个。建设了210亩油茶、150亩猕猴桃、100亩覆盆子、200亩香榧、80亩板栗等特色产业基地,带动群众发展黄花菜、山芋、果桑等产业,推动小产区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取得积极成效。省级贫困村盛洪村通过“集体控股+大户入股”等方式,创办了集旅游发展、农业发展、劳务服务于一体的洪盛农旅开发有限公司,组建了盛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机大院项目,积极培育了一支全乡24人的种植大户能人队伍,累计流转土地3329亩种植优质水稻,开启组团联动发展新篇章。预估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0余万元,同比2014年增长175%。以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2014年至2019年,累计实施总投资1259.6万元的扶贫项目36个。各村产业、基础设施以及村容村貌都得到极大改善。2020年,新丰乡进一步加大对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力度,全年共批复下达项目12个合计扶贫资金400万(产业类5个、资产收益类2个、基础设施类5个),占比乡镇项目资金19.75%,居全区第一。聚焦村落保护修缮了大夫弟等100余幢古建筑,聚焦业态创新兴建了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朴门”亲子农场,发展农业观光、果园认养、采摘节庆、研学修学等业态,开展旗袍古村秀等丰富多彩活动,打造太平湖北岸网红打卡地。以特色产业增强致富能力。打造了“田园小厨”、“向往的田园”两个农旅品牌,围绕蚕桑、板栗等特色产业,举办“四季四色”农事体验和旅游节庆活动,突出目标导向、系统布局、靠大联强、龙头带动、文化创意,初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局面。积极举办4届蚕桑文化节、2届丰食节等节庆活动带动周边贫困户农产品互销互售,累计实现特色农产品交易额达50余万元。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初步实现“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变。

  凝聚八方力量,合力脱贫攻坚。抓好就业扶贫。做到“四个一批”同向发力。扶贫驿站推荐一批,精心打造盛洪村扶贫驿站,对内摸排登记,对外联系对接,把求职信息带“带回来”,帮助村民“走出去”;驻村企业吸纳一批,巩固红枫叶五金塑胶公司扶贫车间建设成果,并将其延伸到所有驻村企业、种养大户和村级项目施工单位,就近吸纳贫困户就业;居家就业扶持一批,以创业带就业,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引导发展特色种养,安排居家就业岗位32个;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坚持公开透明、人岗相适原则,积极开发护林、光伏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26人。抓好结对帮扶。新丰乡积极会同帮扶单位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4个市直单位(黄山旅游集团公司、黄山市林业局、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黄山市住建局)和6个区直单位(黄山区武装部、黄山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黄山区残联、黄山区人社局、黄山区医保局、黄山区邮政公司)分别对接包保联系四个村。2020年各帮扶单位筹集帮扶资金1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善、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抓好社会扶贫。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近年来新丰乡开展了蚕桑节、板栗节、丰食节、端午节等“向往的田园”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积极宣传推介村农特产品,出售农产品4万元。同时支持非公企业、社会团体、商会等各类组织积极从事扶贫开发事业,在区工商联等单位帮助下,安徽新远科技、黄山祥龙实业集团、黄山市太阳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黄山三建、华丰广告公司、鑫琳竹业等公司多次来乡,捐助资金10万余元,英特曼电工(常州)有限公司捐助价值2.2万元的插座与开关,用于全乡贫困户房屋改造工程等。抓好消费扶贫。精准摸排统计贫困户出售农副产品意愿情况,对接帮扶单位、民营企业及个人进行销售。帮助2个带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销售农产品6800余元;中黄食品公司购买农副产品2800元;乡工会帮助全乡干部统一采购贫困户农副产品1.29万元;帮扶单位及个人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3.5万元等。组织大户代表成立黄山丰食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吸纳贫困户农产品通过网店对外出售,引导联合社成员与贫困户签订产业订单,对贫困户产品实行专区销售,真真正正让贫困户产品变现金。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