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绍濂乡:“四同”法打造宜游型美丽乡村

2020年08月25日 11:40:34 来源:黄山先锋网

走进歙县绍濂乡清溪村,新砌就的挡墙上“奋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让古村落显得生机勃勃,道旁古树石桥跃然而出、清溪流水潺潺而来,壁墙巷道古拙质朴,青石板与鹅卵石交错,条石瓦瓮与青砖小瓦辉映,菜园井然,苔痕阶绿,显出了古村落的天然意境,乡愁乡韵扑面而来,“毓秀清溪”成乡村旅游打卡地,这一改变,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四同”法。

宜居+宜游,同步规划。在清溪村美丽乡村建设之初,该乡着力在规划上下功夫,乡村多次组织深入细致查看,多方征求意见,并邀请杭州等地村庄规划人员现场指导,以宜居实用为基础,把群众生活便利放在首位,同时从乡村旅游视角切入,以宜游的标准来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注重保持村庄整体风貌,随形就势,就地取材,依托老桥古木、巷道河道等,通过局部修复和景观点缀,打造成富有乡村特色的景点,为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乡愁+乡风,同力打造。清溪村通过拆除一批无功能用房,让村庄更加通透敞亮,特别是3组老茶厂拆除后改建的农民休闲广场,集合了村中的一些旧物陈器,经村中工匠细心铺排,兼顾了实用性和观赏性,带给人满满的乡愁记忆,同时,积极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每月常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并评选出“最美庭院”、“好婆婆”、“文明星级户”等,推进乡风文明落地生效,形成村庄文明新风尚。

传统+传承,同时推动。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激发群众主人翁精神,很多农户自愿无偿捐赠出石墩石料、瓦缸槽臼等老物件,让一些承载传统文化的项目再现,因老艺人的坚持和年轻人的加入,传统民俗节目草龙舞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传统文化在坚持中延续。能工巧匠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该村注重在建设过程中培育本村工匠,引导其在施工中不断思考,求变求新,完善细节,一道道围栏、一条条巷道,质朴而不失灵动,简单而不显单调,充分展示出本土工匠的匠心匠艺,工匠精神在传承中闪光。

融智+融资,同心发力。美丽乡村怎么干,让群众说了算,这一点深受村民的拥护,每条建议和意见都得以准确表达和妥善落实,民心在凝聚,智慧在融合,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收到群众120多条有效建议,直接促成30多处施工的优化和改进,更实用更美观,同时,该村有效动员乡贤参与,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开展村史馆的修复,拟投入修复资金200余万元,建成后将成为村中砖雕石刻集成之地,民风村俗汇聚之所,村史农耕展示之处,可大大提升了古村落的位阶。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