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黄山市休宁县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推行“党支部+基地”、“党支部+合作社+电子商务”等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助力脱贫攻坚跑出“加速度”。
老区泉水鱼,做成大产业。板桥乡是黄山市休宁县境内的两个革命老区之一,全乡70%以上的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家里的多是妇女老人儿童,养鱼既是板桥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产方式,同时相对省力的养殖模式也比较适合当地现状,平时只要定时喂喂鱼草、菜叶之类的素食就好。产业有了,如何做大做强做优,带动贫困户和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成为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板桥乡通过连续七年举办“赏呈村油菜花、品板桥泉水鱼”油菜花节等活动,大力发展泉水鱼旅游经济,先后成立沂源流水养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板桥村泉水养鱼专业合作社,推行“四统一保”(统一品牌、统一鱼苗、统一防疫,统一价格,保底收购)管理方式,注册“一线泉”商标,引导鱼农牢固树立诚信养鱼、品牌第一的理念,泉水鱼的价格达到80元/斤。2019年,仅泉水鱼就为全乡21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鱼价格上去了,省委书记都夸了草鱼变“金鱼”,泉水鱼在市场上自然是供不应求,但是接踵而来的负面声音也出现了,少数顾客质疑泉水鱼存在“洗澡鱼”现象。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成功招商了一家电商企业,依托火箭军某部对口板桥援建的视频监控系统,建成鱼乐板桥物联网平台,创新推出泉水鱼“私人订制”服务,买家对自己预定的泉水鱼苗实行全程监控,通过手机就可以在线观看板桥原生态的养鱼之乐。自平台推向市场以来,已经销售了近百万元的泉水鱼。基地所在的板桥村探索“支部+合作社+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以41口集体鱼塘入股黄山之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预计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增加8万元纯收入。
网红小粉丝,脱贫立大功。2018年,程晓阳作为安徽省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被选派至黄山市休宁县藏溪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扶贫3年来,他从村民眼中的“小程”变成了“粉丝书记”。藏溪村独特的小产区地理环境,造就了红薯淀粉量多、口味香甜的特点,延续了徽州制作红薯粉丝的年俗和古法技艺。2018年红薯大丰收,村民们却发了愁,“红薯自家吃不掉,做成粉丝又卖不出去,怎么办?”见此情况,出招“村书记代言”,让村书记“露脸”微信、QQ、抖音等网络平台,代言藏溪粉丝,扩大宣传和影响力,短短几天省市县各级媒体纷纷宣传,粉丝销路被全面打开,村民的“销售愁”一下子变成了“有甜头”。“能不能进一步挖掘藏溪粉丝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程晓阳在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关键是要产业振兴”的重要论述后,有了将藏溪粉丝发展成特色产业的念头。在深思熟虑并得到领导的肯定后,程晓阳决定将想法付诸行动。他一方面孵化全乡首个红薯种植合作社,举办粉丝煲培训班,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其中,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积极申报“藏溪粉丝”集体商标,建成全省首家徽州古法粉丝展示馆,先后亮相省市县新闻联播、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19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产业博览会等,藏溪粉丝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他的努力下,“藏溪粉丝”逐渐成为休宁县、市民喜爱的特色农副产品,群众的收入也因制售粉丝逐年上升,2019年全村粉丝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授”后有保障,严把农技关。休宁县还注重农业产业技术指导“授”后服务,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遴选7名省级农业专家、39名市级农业专家,并结合全县开展的“百名农技人员联系服务贫困户”行动,组织150名基层农技人员联系服务300户贫困户,坚持每名农技人员联系2户贫困户,构建了一支沉得下、用得上、帮得实的农业产业扶贫专家服务队伍,重点为33个贫困村和有技术需求贫困户提供技术帮扶指导,帮助贫困户理清一个发展思路、选准一个脱贫产业、学会一门实用技能、找到一条就业门路。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指导制定贫困村农业产业规划47个,深入贫困村开展技术扶贫指导1200人次,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30场次,培训贫困户1300人,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70个,受帮扶指导的自种自养贫困户可实现年人均增收800-1200元。同时,为促进“两茶一花一鱼”等特色产业产品销售,休宁县大力开展电商扶贫、消费扶贫、旅游扶贫,21个乡镇广泛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宣传展示家乡特色农产品,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售额,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助力决战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