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黟县渔亭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大力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程,目前全镇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村1个、超10万元村4个、超5万元村1个。
优势资源发展型。楠玛村依托山场多、交通便利优势,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兴办楠玛林场。农户以山场入股,村负责造林管理,目前村级林场共有3200余亩。通过砍伐一片、合同签订一片方式,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该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在100万元以上。
发展政策依托型。团结村、考川村等村积极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着力发展紫竹基地和绿梅基地,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拓宽发展途径,谋求村级集体经济长远发展之路。下阜村探索实施“飞地经济”模式,围绕黟县“五黑”产业发展政策,在团结村流转60亩土地种植黑玉米,为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股份合作发展型。汪村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方式,与县粮油种植龙头企业有农公司入股合作,成立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汪村分社,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依托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通过种植黑玉米、黑花生等“黑粮”,村集体富起来的同时,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
服务企业创收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桃源村发挥山林、水利等自然资源优势,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该村将8351亩森林资源入股黄山秘境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将桃花源长廊水面200亩及两岸森林资源1000亩入股黟县徽黄景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服务实现分红,每年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