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是保障,人才是关键。连日来,徽州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挺身而出,积极作为,果敢担当,众志成城,凝聚起科学防控的强大动力。
医疗卫生人才“当仁不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徽州区医疗卫生战线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纷纷请战奔赴防控最前沿,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市三院第一时间成立医疗专家组,把最好的“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内科主治医生江卫民、主管护师肖娜、护师方馨作为医疗业务骨干,千里驰援武汉;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党支部副书记吴丽秀,从大年三十起坚守战役一线,要么在高速路口给外来人员检测体温,要么服务定点隔离人员;呈坎镇卫生院院长姚爱岁,在认真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监护的同时,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深夜驱车送刚满居家隔离期的发热儿童就医;富溪乡卫生院长蒋新家,一天濡湿了六个口罩。
正是有着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实现了徽州区疫情防控平稳有序,目前无一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被省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确定为低风险地区。
农业技术专家“时不我待”
当前,徽州区在重点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安排全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抓好农业生产,奏响复工复产“春耕曲”。区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安排农技人员采取就近就地技术支持和运用网络平台、微信视频等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对大棚蔬菜、油菜、茶叶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关键生产技术环节进行指导,要求农户外出耕作戴口罩、勤洗手、有序下田、分时下地,不在田间地头扎堆聚集。目前,全区1350亩设施蔬菜、1625亩在地蔬菜、860亩重点区域油菜高产示范片生产稳定、安全;灵山贡米、汪村葡萄、容溪香榧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全面复耕复产;全区5.2万亩茶园的追肥工作有序推进。近期调运农药60吨、肥料近2000吨,确保农资供应稳定充足。
民营企业家“慷慨相助”
疫情发生以来,徽州区企业人才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有的立足企业自身加班加点生产防疫药品,有的发挥企业和个人的渠道优势,踊跃捐款捐物。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刚,春节期间组织本地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各类中成药,在原材料涨价一倍的情况下,仍坚持药品不涨价,全力支援疫情防疫。恒远新材料董事长程振朔(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华惠新材料总经理林光伟(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所在企业分别捐助2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佳信工贸总经理柯小华捐款7万元、捐赠KN95口罩200个;花之韵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凌炜强(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捐赠医用外科口罩500只,防护服100套……目前,全区社会各界累计向区红十字会捐款237万元,在这个冬天里,汇聚成了一股股暖流。
文化宣传队伍“各显神通”
各地各单位注重舆论引导,广泛宣传身边典型,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区文旅体局、区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区美术家协会、区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全区百余位书画文艺工作者发挥专长潜心创作,共展出《武汉加油》《无名英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等优秀书画作品50幅,聚焦医疗救治、防疫宣传、社会民生、生产发展各个方面,描摹一线英雄,讴歌感人事迹。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徽州区图书馆职员汪燕燕创作散文《春天来临之前》等优秀文艺作品,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长范迎晨创作《世界是那么安静》《红背心》,为抗击疫情传递正能量。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