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做好三篇“好文章” 下好人才“先手棋”

2020年01月23日 09:02:43 来源:黄山先锋网

歙县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突出“内培、外联、广用”,发挥特色,盘活资源,促进人才交流合作,大力引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歙创业,打造人才强县,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

一、致力品牌打造,实施“新徽商回归工程”,做好歙籍人才“回流文章”

一是政策引才牌。建立刚性引才和柔性借智并进的引才体系,出台“引才15条”、“人才储备金政策”、“引才引智试行办法”等政策,每年安排人才资金900万元,成立“县、乡、村(社区)”三级人才工作组织机构,广吸旅外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朋友回乡创新创业。目前已有8个项目落地签约,总投资达23.1亿元,在谈项目5个,总投资近13亿元,实现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机融合。

二是亲情聚才牌。建立旅外优秀人才库,收录来自北京、上海等歙籍优秀人才1600余名,常态化实施“新徽商回归工程”,连续举办三届“歙县旅外人才家乡行”活动,吸引千余名旅外人才参与。在京开展旅外人才交流会,设立人才驿站。积极设立“人才公寓”“人才之家”,定期开展人才联谊、人才体检等活动,严格按政策规定为引进人才兑现生活补贴,帮助子女就学、家属就业。

三是服务留才牌。以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积极推进“四力一绿”园区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构建“四送一服”全程服务体系,创优营商环境。积极发挥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整合资金项目和服务资源,实施返乡创业带头人培养服务计划,以商引商,取得成效。如,华鑫北斗公司落户歙县后,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计划投资10亿元的安徽歙县军民融合产业园也于2018年10月正式签约落户。

二、聚焦守正创新,实施“非遗人才培养工程”,做好非遗人才“创新文章”。

一是人才培育引传承。依托行知学校组建全国首家非遗教育集团“安徽省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歙县徽雕艺术学校,开设砖雕、木雕、歙砚等相关课目,聘请各级非遗传承人实地传授技艺,培养非遗特色人才。启动非遗“名师带徒”育才工程,首批选定19位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与88位年轻人签订协议,结成教学对子。

二是高校合作闯新路。积极与中央美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非遗实践基地,培育“非遗人才项目”,

建立健全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广长效机制,连续启动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带徒”育才工程,明确传授的内容、师徒职责和义务、协议目标等。

三是以赛育才促创新。将创新元素注入徽墨、歙砚、徽派盆景制作等“非遗”赛事项目,先后举办“徽州古城文创季·王者荣耀x徽文化”、全国首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等16场次,创作出非遗文创产品百余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非遗人才。

三、紧盯社会民生,实施“民生人才引育工程”,做好民生人才“广用文章”。

一是拓宽渠道引才。从2017年开始,开辟事业单位引才绿色通道,简化程序,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为教育、卫生、农林水等部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0余名,有效缓解了全县高层次人才缺乏状况。实施好“银发专家”、“星期天工程师”等项目,组织10名高层次专家开展专家服务活动16场次、培训人员445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4条、达成长期合作项目3项。

二是外派挂职育才。每年选派10名左右乡镇及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到浙江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先进理念及思路。以融杭接沪为契机,提升专业人才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是营造氛围留才。通过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开展全县名师、名导、名医、名护等专技拔尖人才评选3届次,表彰48人,发放补助13.8万元。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