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黄山风景区把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主题教育相结合,以“政治、法治、自治、智治”为抓手,着力解决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景区”。
“政治”引领,凝聚强大合力
坚定政治方向。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中心组学习、专家宣讲、新闻报道、社会宣传等方式,组织景区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成果、实践成果,切实将党的领导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强化政治领导。景区各片区成立7个综治组代表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综治、公安、交通、市场监管、防火、环卫”一体化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景区各重点区域成立6个迎客松党支部,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对客服务水平、提高保护管理能力,并在游客重要集散地,建成迎客松党群志愿服务亭,更好地为游客提供多方面志愿服务;景区管委会与汤口镇、黄山区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格局,巩固景区内外和谐稳定局面。
“法治”保障,增强治理能力
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开展旅游综合执法。组建黄山市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黄山风景区分局,相对集中行使旅游、工商、物价、食药、公安、交通、体育、文化(文物管理)8个职能部门在旅游管理领域的88项行政处罚权。9月以来,景区分局着力整治非法营运、欺客宰客、追拉客、虚假广告等游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先后处罚涉旅案件15起,罚款15000元,不断净化旅游市场,让游客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温度和力度。
以维护景区秩序为目标,建立长效化制度。根据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黄山风景区把“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效结合,研究制定了《汤口镇域旅游高峰日停车最高诚信价》《黄山风景区公安局规范旅游市场治安秩序的通告》,探索建立了“视频监控、路面巡查、现场执法”旅游综合执法长效化机制,切实将建章立制同解决问题统一起来,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自治”参与,激发治理活力
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投诉受理机构。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于景区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游客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黄山风景区以畅通游客诉求通道为切入点,以为客服务解难题为目标,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投诉受理机构。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旅游质监、市民热线、价格举报等6条服务热线进行整合,设立景区旅游咨询投诉中心集中受理,为游客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投诉入口多、部门协调难、处置时间长等难题,鼓励游客积极主动参与景区治理。今年9月以来,景区共受理旅游投诉43件,同比下降30.65%。
完善旅游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景区充分借鉴“枫桥经验”,聚焦“为客服务解难题”目标,破除旅游矛盾纠纷调处难点。发挥迎客松党支部区域化党建工作优势,通过开展“亮身份、亮服务、亮形象”等服务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认真听取游客的意见和建议,灵活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合理及时地处理游客旅游纠纷问题,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水平
推进“智利平安”。2019年,景区深度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新设27路摄像头,依托搭建的社会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人脸查询、视频分析等应用新功能;建成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新国线集散中心无人机防御系统,升级各进山入口安检系统,不断织密全山信息化“防控网”。
推进“智助服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景区从游客需求出发,创新建成旅游咨询投诉处置数字化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采取“咨询投诉、受理、审核、承办、回复、督办”闭环管理模式,快速高效处置旅游咨询投诉事项,平均结办时间仅为1.85个小时;探索建设北斗导航搜救系统。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要手段,景区积极探索研发集“精准定位、路线规划、实时互动”为一体的山岳型景区旅游紧急救援搜救系统,切提高救援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