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黄山市歙县街口镇通过党建引领,打好党建组合拳,把党的基层组织活力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构筑了新安江生态保护坚强堡垒。
一是打造一支党员主体志愿队伍。黄山市歙县街口镇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水质监测重要节点,该镇始终把守住水质好坏的最后关口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宣传动员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新安江保护中来,先后组建党员为主体,群团组织参与的志愿者队伍7支,入队人员达到140人。今年汛期来,由于降雨集中,该镇为了尽快清理漂浮垃圾,恢复新安江及两岸绿水青山,在全镇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下集中出动船只245天次,集中志愿打捞人员1847人次。
二是健全一套党员作用发挥机制。近年来该镇不断探索新安江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从宣传引导、载体设置上抓好党员在新安江保护方面作用发挥。全镇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和户主大会等形式深入宣传新安江生态保护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意义。依托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活动,通过党员引导全镇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安江保护实践中来。全面落实镇村两级河长制和林长制,健全新安江及沿岸的巡河和护林机制,定期开展新安江及支流沿线巡河护林工作。该镇上半年来,镇村两级河长开展巡河次数已达260次。
三是实施一批党员带动保护项目。近年来,该镇通过党员先锋引领,积极推动沿江群众开展“改水改厕”,最近几年新建三格式卫生厕所700余个,拆除旱厕近百余个,力求从根本上减少污水直排。先后在3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率达到50%。今年以来,该镇正在开展沿江污染防治回头看,重点就卫生厕所作用发挥和畜禽养殖直排等问题进行摸排自纠,切实把新安江保护工作落实落细。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