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马钢奥瑟亚化工有限公司5辆装满148.06吨煤焦沥青的槽罐车停靠在公司“待检区”,两名马鞍山海关关员正在对罐车实施现场查验,并取样送检,确保产品及时运送至江阴市丽天石化码头仓库存储。
马钢奥瑟亚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焦油深加工及其附属产品的生产、储藏、国内销售及出口。该公司沥青日产量约300吨,因连续生产需要且公司库容有限,需每天使用槽罐车将当日生产沥青转运至设在江阴码头的沥青储罐存储,再通过管道输送至散装货船上装运出口。
为保障企业生产运营需要,马鞍山海关每天至少要安排4名关员赴现场逐车实施检验,在全年无休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满足企业快进快出需要,频繁的海关查验一定程度成为制约运输周转效率的瓶颈。
为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马鞍山海关成立了出口沥青检验模式优化研究专班。经充分风险评估,在确保检验严格度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抽样方法、送检频次和监管资源,强化过程管理,制定实施“固定比例抽样检验+全随机全数检验”的散装出口沥青产地检验新模式,提升海关监管效能,为企业降本减负。
自今年6月底散装出口沥青产地的检验监管优化模式试运行以来,截至10月底,马钢奥瑟亚化工有限公司共向马鞍山口岸转运车辆611次,转运煤焦沥青18038吨,马鞍山海关累计抽检车辆175次、共计5177吨。
经测算,优化模式下,该公司单辆槽罐车平均等待时间由每周11小时降到 0.5小时以内,节约95%以上;每周现场检验频次由14次降为2次,下降79%。海关监管资源更加集中高效,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
“效率提升了,成本也降下来了。四个月来,我们初步估算,已经节约储罐加热保温、车辆物流运输、口岸存储、人员补贴等各项成本约60万元。”马钢奥瑟亚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林介绍道。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