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作为“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国有商业银行,安徽农行始终牢记“党的银行、国家的银行、人民的银行”责任定位,践行金融报国,心系金融为民,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及省委省政府、总行党委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全省“三地一区”建设,全面对标全省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启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产业、支持“千乡万村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服务普惠民生“我为群众办实事” 三大专项行动,并配套制定14个子计划,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业务跨越式发展。截至9月末,各项存款、贷款增量双超千亿,分别净增1130亿元、107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多增376亿元、269亿元,各项存款总量和增量、各项贷款总量和增量均持续保持省内国有大行首位。
服务重大战略,赋能实体经济
十年磨一剑,安徽制造“皖美”蝶变。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再到加快打造制造强省,安徽制造业实现历史性跨越,这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安徽农行把握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聚焦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对接制造业“4116”行动计划,积极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十大新兴产业链、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内企业,全力支持全省新兴产业聚集地建设。今年以来累计为蔚来汽车、阳光电源、国轩高科、新晶集成等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贷款222亿元,全行制造业贷款净增179亿元、同比多增94亿元。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安徽发展最大的“势”。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全省基础设施补短板迎来重大市场机遇。安徽农行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布局,向农总行争取差异化政策,实现长三角区域内客户统一授信管理,与区域内兄弟分行联动,加大对长三角区域内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服务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支持马鞍山城际铁路、和县高速公路等长三角区域项目196个,审批贷款1314亿元,实现投放260亿元;成为长江大保护在皖项目主流合作银行以及长江大保护芜湖一期、二期等项目银团牵头行,对长江三峡集团投放贷款34亿元。
服务乡村振兴,深耕“三农”沃土
农业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长,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安徽农行聚焦全省农业“两强一增”专项行动计划,围绕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持续注入金融活水。目前已与全省15个地市政府、农业农村厅、省农担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县域各项贷款净增525亿元,涉农贷款净增386亿元,增速分别达到20.8%、15.4%。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安徽农行把做好粮食生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至9月末,全行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176亿元,较年初新增29亿元,增速19.8%,高于全行贷款增速0.41个百分点。
“农行直接上门服务,仅用两天时间钱就到账了,真的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拿着已到账的50万元购粮款项,怀远县百姓粮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温红秀发出由衷的赞叹。据了解,因为资金短缺,今年夏粮收购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不仅是温红秀,很多粮食经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安徽农行积极对接粮商资金需求,创设“粮商e贷”信贷产品,组建省市县三级行联动服务团队,全力支持宿州、阜阳等粮食主产区夏粮收购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向460户粮食经纪人发放“粮商e贷”3.6亿元。
为温红秀上门服务的农行员工,只是该行服务乡村振兴流动党员先锋队的其中一个分队。为做实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该行成立了1000支服务乡村振兴流动党员先锋队,下沉全省1030个乡、1.01万个村,送贷上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惠农e贷”净增148亿元,超去年全年增量,居全国农行37家一级分行第1。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安徽农行把支持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方向,连续5年编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围绕“一县一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新开展“一项目一方案一团队”专项服务,创新“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贷”“乡村振兴工业贷”等产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产业贷款余额396亿元,较年初增加92亿元,增幅30%。
在乡村建设领域,该行围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全力支持农村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专项服务方案,加大对“皖北地区喝更好水工程”、安徽“四好农村路”建设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淮河、长江、巢湖及新安江等安徽主要流域综合治理及水资源骨干网建设,助力安徽水利高质量发展。至9月末,该行乡村建设贷款574亿元,较年初增加144亿元,增速33.6%。
服务“科创绿色”,共创美好安徽
科技创新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安徽一张靓丽的名片。安徽农行积极顺应服务安徽科创产业蓬勃发展态势,全力支持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
今年以来,合肥市为引导优质资源支持“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产业,设立高质量发展母基金,并面向全国征集子基金管理人。安徽农行发挥农银集团整体优势,成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专班,在合肥设立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联动农银投资等子公司,争取最大出资比例引入省外资金,依靠专业的基金方案和充足的项目储备,从18家国内顶级投资机构中脱颖而出,推动“合肥穗禾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成为全市首个获批子基金,也是唯一一只以“科创”冠名的产业基金。
在推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与“含新量”同步提升的还有“含绿量”。近年来,安徽农行聚焦省委省政府绿色转型战略,制定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用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助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当涂县双潭湖面,一行白鹭直上云霄,在微亮的苍穹下是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正源源不断地将清洁能源电力输送至周边地区,助力安徽省“双碳”目标早日实现。这里是马鞍山市当涂县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由中广核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安徽农行提供7.8亿元项目融资贷款。该项目年均售电25938万千瓦时,可有效减排二氧化碳2.31万吨、二氧化硫1.74万吨,节约标准煤205万吨,是华东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平价光伏项目,也是安徽农行服务的62个、89亿元光伏项目和325个、689亿元绿色信贷项目的缩影。至9月末,该行绿色信贷净增145亿元,增速达325%,高于全行贷款10个百分点。
服务民生消费,践行“金融为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场服务国家战略、润泽实体经济的考验,也是一种反哺社会民生、铸就责任担当的历练。既心怀“国之大者”,又践行“金融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这是安徽农行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
随着全省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市民”群体加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安徽农行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坚持城乡协同、均衡发展,创新推出巾帼贷、新才e贷、新市民e贷等产品,全力服务好“新市民”等各类群体,拉动消费市场,让城市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今年以来为“新市民”发放贷款79亿元,发放“巾帼贷”71亿元、网捷贷69.39亿元,全口径个贷净增366亿元,居省内国有大行首位。
“住有所居”是扎根城市的立身之本,是“新市民”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前段时间看中一套房子性价比还可以,但因房价太贵迟迟没有下手,多亏农行帮我们办理了安家贷,现在终于能在合肥落户了。”枞阳县来合肥工作的徐先生激动地说。
徐先生办理的“农民安家贷”是安徽农行为新市民进城购房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该行用情、用心、用力支持新市民购房,帮助新市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严格落实免收“农民安家贷”产品提前还款违约金相关政策,业务开办以来累计投放832.8亿元,已为20.9万农户进城“安家落户”提供融资支持。
在助力解决“买房难”的同时,该行积极响应国家服务民生和消费升级政策,制定金融支持百姓消费升级方案,开展“惠民消费季”等专项活动,全面推进网捷贷“扩户工程”,助力“新市民”商户。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费用超1700万元,惠及8000余家线下实体商户、80万持卡客户。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