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四联”机制筑牢皖浙平安边界

2020年04月29日 09:19:06 来源: 市司法局

边界地区是矛盾纠纷的多发地,不稳定隐患的集中地,违法犯罪分子的藏身地。打造平安边界,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是接边地区的共同责任。近年来,歙县司法行政机关以“纠纷联调、法治联宣、社区联矫、边民联情”为重点,着力打造皖浙平安边界,取得了较好成效。

以纠纷联调为核心点,打造皖浙平安边界“升级版”

在接边联调矛盾纠纷化解中,歙县司法行政机关始终坚持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妥善化解各类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提前介入,预防工作放在前。始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超前预防意识,积极开展各项防范工作,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深入宣传,群众工作做在前。“枫桥经验”的精髓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随着歙县与浙江临安等地重点工程不断增多,司法行政机关在工程开工前,事先了解和掌握工程基本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教育,争取群众的最大理解和支持,为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广泛摸排,信息掌握走在前。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下村摸排、实地走访,及时发现和搜集接边地区可能存在的各类不安定因素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上报、分析,对可能引发的矛盾进行事先疏导、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和升级。科学预判,处置预案定在前。三阳镇与清凉峰镇及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原则、相关职责及应急处置措施,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落实措施,管控工作排在前。在G20杭州峰会、十九大会议等重大会议召开前,歙县与临安司法行政机关紧密联系、通力合作,认真落实重点人联管、重点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抓,确保了重大活动期间平稳有序。

以法治联宣为落脚点,打造皖浙平安边界“拓展版”

两地司法行政部门深入边界村庄开展法治宣传,提高边界群众“祟尚宪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拓展宣传形式,突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戏、标语标牌、宣传栏、宣传册、法律咨询等形式,使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增长法律知识。歙县三阳镇与临安清凉峰镇曾以“共建平安边界,共享平安成果”为主题,在清凉峰镇举办大型平安边界法治宣传晚会,现场设立宣传台,开展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并利用广播直通车,进行网络联动与线下联动同步宣传。舞蹈《美丽中国梦》、快板《宪法宣传》、安徽省级非遗表演《叠罗汉》等精彩节目,让皖浙边界小镇二地1000多名村民共享了一场皖浙平安创建的法治文化盛宴。

以社区联矫为关键点,打造皖浙平安边界“加强版”

歙县与临安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建立社区矫正、禁毒管理协作机制。互相委托管理流动在矫人员和戒毒人员的日常报到、思想汇报工作,共同监督教育引导,做到“三个一”,即一月一巡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总结,防止因脱管漏管引发事端。同时,以社区联矫为重点,加强各类重点人员管控,妥善做好各类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处置,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如针对杭徽高速公路土地征用过程中遗留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两地司法部门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对遗留问题,按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由联调委员会牵头及时与林业、国土等对口部门沟通,做到预防到位,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纠纷共调、信息共享、问题共治,不分彼此、公正对待,防止因矛盾问题激化引发大的刑事治安案件。

以边民联情为结合点,打造皖浙平安边界“长效版”

创建“平安边界”是两地的共同目标,自联防联调协作机制运行以来,歙县与临安司法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已成为常态,特别是两地司法所和调解组织的交流合作,有力推进了“平安边界”创建。近年来三阳镇与清凉峰镇的相关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制定相应的联防联调措施,加强信息交流,及时通报边界村组活动动态。譬如在山核桃开打前夕,统一接边村山核桃开打时间,在山核桃采收期间,两地每天安排基层干部上山维护秩序,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带动了村级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把接边地区干部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在联调中形成真正的默契,在联动中筑起牢固的稳定大堤。 2019年以来,皖浙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下降了35%,纠纷受理率与纠纷调处成功率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一起因调处不当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因民间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案件,边界地区日益和谐稳定。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