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徽城镇:“法、理、情”助力矫正回归路

2020年04月15日 09:19:46 来源:黄山长安网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是让罪犯在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借助政府、社区、社会爱心人士以及亲人的帮助,更好的适应社会并且回归社会,实现再社会化的过程。
  近年来,徽城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坚持“法、理、情”相互融合,共同助力社区服刑人员“平安归来”。
一、以法为基准,咬定矫正目标不放松
  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徽城司法所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及《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突出重点,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抓好谈话环节,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和思想顾虑;二是抓好走访工作,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符合其特性的《矫正方案》,确保矫正成效。三是抓好教育环节,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和矫正须知教育、观看警示片、剖析实例、集中教育等,让他们的思想根源得到矫治,提高矫正实效。四是抓好公益劳动环节,对公益劳动表现进行考核,作为奖惩依据。五是严抓请假审批环节,对因重大家庭变故和就医需要外出的服刑人员,司法所报请上级给予批准,由司法所进行外出前思想教育,并提出行为要求和每天电话汇报活动情况,督促其按时销假。
  在2020年春节前后,受疫情影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人员进出管控、禁止人群集聚,徽城司法所通过手机定位、微信共享实时位置、视频核查等网络技术手段每日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行踪,提高了矫正工作的效率,有效的将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在歙县县域范围内这座开放的“监狱”中。
  截至目前,我镇在矫社区服刑人员共45人,缓刑41人、监外执行2人、管制2人。其中,男性38人,女性7人。重新犯罪率零。
二、以理疏堵点,破解矫正壁垒聚合力
  家庭是每个社会成员的第一生活环境,在社区矫正中,家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血缘和抚养关系,家庭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是任何其他群体都无法比拟的,效果异常有力。
  在工作中我们就遇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2018年8月份社区服刑人员方某某照例到司法所进行日常报到,但满脸愁容的说道:“我最近很无聊,能不能在你们上班的时候经常过来找你们聊聊天呢?或者多让我来参加公益劳动之类的?”这样反常的言行,倒让我们一时摸不着头脑了。
  经过了解得知,方某某以前是个外向能干的人,经营茶厂、农家乐,两个女儿都在江苏很好的单位工作,家庭幸福、美满。后来方明妻子前往大女儿家帮忙带外孙,留下他一人在家照看生意,旺季请人帮忙,淡季自己玩玩,生活倒也惬意。但时间一长,亲人团聚稀少,方某某整个人性格发生了明显变化,时而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曾有过喝农药的自杀行为;时而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声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2015年至2017年期间,方某某盗取同村邻里钱财、物品,涉案财产价值二万余元,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判决后,方某某妻子、女儿、女婿觉得丢了“面子”,让他们抬不起头,想不通家里条件这么好,他怎么会做出这种事。他们决定跟方明“划清界限”,把家里的农家乐托付给亲戚经营,让他住到亲戚家帮忙做家务,同时接受矫正,而他们则回到江苏工作生活。这样一来,方某某妻子回乡频次更少了,给女儿打电话她们应付两句就挂了,连原来最亲的小外孙都不愿跟他视频。这才有了开头时出现的一幕。
  也许是血浓于水,或许是妻女想通了其中的道理。到了10月份,随着女儿们跟他联系越来越多,还让他矫正不能外出这段时间考本驾照,矫正期满后去帮忙接送小孩。方某某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每次都面带微笑的汇报近况,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学习和公益劳动。元旦前夕,方某某顺利通过考核,取得驾驶证。他还说家里的农家乐在重新装潢且已经预定出去了一部分,只待春天花季迎客入住了。2019年6月,方某某如期解除矫正。
  社区服刑人员也有对家庭温暖的需要,也渴望得到家庭的关怀、爱护和帮助。在社区矫正中合理地运用犯罪人对家庭的归属感,不仅能够恢复犯罪人的家庭关系,而且家庭成员的鼓励还能增强当事人参加矫正的积极性。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往往能够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克服在矫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加速他们尽快适应和回归社会。
三、以情换真心,检验矫正成果显实效
  庚子鼠年春节前后,新冠袭来、举国战“疫”。一时间,司法所工作人员担负起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摇身变成“信息员”“采购员”“快递员”“守门人”。在大部分司法本职工作搁置的情况下,唯有社区矫正工作无法弃之不顾。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徽城司法所在正月初二通过微信向每位社区服刑人员推送了春节祝福,同时通知取消年前已经制定的正月初七集中点验、教育计划,告知他们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规定,居家不要外出,取消到所当面报到改为每日微信共享实时位置。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趋严峻,防控措施的逐渐升级,整个社会的气氛也变得沉重。司法所在紧抓疫情防控间隙,为减轻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向每人转发心理防疫小贴士,防疫科学知识,防疫法律知识等,引导社区服刑人员依法科学面对疫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看到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不分晴雨、不论昼夜、不屈严寒坚守卡点守护万家灯火时,社区服刑人员的内心也开始被感动,也有了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的想法。
  吕某伟,因开设赌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矫正期间他仍旧开办企业从事外贸工作,在“一罩难求”的特殊时期,凭借资源优势,他积极筹措并到司法所进行捐赠;范某锋,因非法买卖弹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2020年3月13日矫正期满。期满后,社区工作者到所时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原来他在二月份的时候主动参与到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卡点夜间值守工作中,兢兢业业、不辞辛劳……
  正是有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发生以来,全镇4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无一脱管、漏管,无一人感染。
  法律和社会虽然给了社区服刑人员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对社会、家庭、亲人的愧疚。在整个矫正回归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异常敏感,外界丁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像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那只偶尔扇动几下翅膀的“蝴蝶”改变社区服刑人员的最终矫正成败。
  在矫正回归的路上,法律是规则指明了方向,家人的态度是档位决定前进或后退,真情帮扶是行道树美化沿途看到的风景。当“法、理、情”铺就的是一条康庄大道时,平安抵达目的地便成了必然!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