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居民调解纠纷、维护权益,走街串巷服务百姓。此时此刻,他们仍然战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一路逆行、义无反顾,他们就是我们的——网格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网格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号召,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黄山政法”特开设“寻找最美网格员”专栏,寻找最美身影,凝聚点滴感动。让我们向坚守岗位的网格员们致敬!
王时花:祁门县柏溪乡防疫一线“网格王”
疫情发生后,祁门县柏溪乡西溶村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面对严峻疫情,第一书记、扶贫队长王时花身先士卒,带领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的“双网融合”作用,与村广大党员群众一道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赢得了西溶村党员群众的一致口碑,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西溶村的“网格王”。
从1月27日,接受疫情命令以后,王时花就取消了原定假期的所有行程安排,迅速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中的要点难点,并创新制定了网格党小组开展疫情防控意见。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西溶村区域分布,划分9个网格,成立9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由包村干部+村民组长+乡村医生+农经农技人员+村民代表+村组能人+纠纷调解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王时花义不容辞地当上了西溶村的网格长,因为姓王,大家更乐意叫她“网格王”。网格王带领大家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开展了地毯式排查,摸排了疫区返乡人员2人。全部做到监督管理服务全覆盖,不留死角。
“少外出、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讲卫生”“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连日来,村里都是“网格王”的宣传喇叭声。以前,她是一个爱打扮,甚至有点爱“臭美”的女性,但此时,她完全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昔日的“女神”俨然变成了一个 “女汉子”。为了引导江明组胡学珠户取消结婚喜宴,她与村书记几次驱车赶到他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说服了他们。西溶村摸排出的10户准备筹备的宴席,也被一一劝服,全部取消,王时花俨然成为了防控疫情一个真正的“王”。同时,她充分发动村两委利用广播、标语、条幅、短信、微信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西溶村设立交通管理劝返点3个,派出防控人员20多名,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查。王时花都是去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陈村组徐晓鹏是疫情发生后返村的,需进行居家隔离14天,王时花每天都和医护人员上门为其测量体温,询问情况,交心谈心,并多次帮助采购蔬菜及生活急需品送到徐晓鹏家中,确保隔离观察不隔离爱。蒋玉堂是独居老人,又是贫困户,王书记带领村两委开展卫生大扫除,清扫各类垃圾,对卫生死角和盲点进行环境清理,并把家里的消毒液带来进行全覆盖消毒,看着干净的屋子,蒋玉堂也亲切地叫王时花为小闺女。
当前,西溶村委会依然紧张有序,各排查点依然严防死守,居民家中依然平稳祥和。“我把疫情防控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的主战场,在危难之际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亲人。”“网格王”信心满满地回答。
汪引梨:祁门县溶口乡景潭村网格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祁门县溶口乡景潭村网格员在上级政府的指示下,迅速投入疫情防控战斗中。1月23日接上级紧急通知,汪引梨马上在全村范围内开展重点人员摸排,对全村429户从武汉、湖北及其他省外及本市外返村人员登记造册并及时上报,并对全村网格内新增途经武汉、湖北等外省地区返乡人员,实施责任到人管理,落实居家隔离观察。
春节期间,农村酒席集会较多,为了阻止病毒传播,汪引梨同志和村干部立即摸排出全村13户家庭计划在春节期间举办婚宴,并且挨家挨户全力劝阻该13户家庭取消宴席聚集活动,大家的努力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配合,目前全村无一家举办宴席。
积极投身到全村防疫宣传工作中。汪引梨同志带上志愿袖标,拖着音响在村组循环播放上级通告和防疫知识;积极发动全村党员签订义务宣传承诺书,组织党员和妇女志愿者上门发放明白纸,对全村每家每户上门宣传防疫知识。
除了提醒大家少串门、戴口罩、勤洗手,村里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也引起了她的重视。汪引梨同志组织人员每天采用消毒水对全村公共场所、公共厕所、垃圾集中堆放点开展消毒,让病毒无处遁形。
疫情当前,防疫物资极度匮乏,汪引梨同志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妇女执委开展疫情防控义捐用于防控工作。同时倡导邻里守望、姐妹相助、悉心关注独居老人、困境儿童、孕产妇等特殊群体。
汪引梨同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网格服务中,为百姓排忧解难,让群众了解防护知识,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她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向大家诠释了基层网格员的担当和使命,也向大家展示了一名合格网格员的风采。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