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恰逢白露,三阳、金川一带山核桃采收工作正繁忙,当地外出打工的民众也纷纷赶回家进行采收。由于山核桃的采收时间紧,耽误一天就可能少收入几百甚至上千元。为不耽误民众采收,杞梓里法庭依托法官工作室平台,“零距离”提供司法服务,上门开展走访调查、纠纷调解等工作,为民众诉讼提供便利。
路边调解:条件虽陋办案不“low”
“我们结婚很多年。但是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子女,也没有收养子女。可能是缺少孩子作为我们夫妻关系的纽带,矛盾越来越多。”
“是的。我们夫妻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年龄差距较大,感情就出了问题。我现在的要求就是离婚。”
“离婚我是愿意的,毕竟两个人没什么感情了,再在一起也没意思。但是离婚的责任不在我,她不告而别让我很没面子,我同意离婚的前提是原告要补偿我的精神损失。”
通过双方的话语,法官看出两人对于离婚这个诉请其实是一致的,唯一分歧就在于经济补偿部分。针对双方分歧,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法官耐心说理,原、被告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同意离婚,且表示不再对原告提出经济补偿要求。
“打山核桃时间紧,我家就我一人,法庭上门调解真是节约了大家不少时间。”
走访调查:民众返乡恰是好时机
金川乡地处偏远,平时大部分人都出外打工,对案情相关的人员开展走访调查颇为麻烦。不过到了采收山核桃的季节,家家户户人员基本到齐,此时是上门走访调查相关案情的好时机。
“原告向法院提交的这份证明是否是你本人签字?”
“是我签的字。我家和原告家是邻居,所以他家的事我还是比较清楚的。原告让我帮他做个证明,我就写了这个。被告确实走了好几年,我们都没有见过她了。当时原告还去杭州找过,也没有找着,事情都是属实的。”
“好的。谢谢你的配合,请核对笔录并签字确认。”
饭前调解:赚钱吃饭两不误
三阳镇一位大爷虽然已八十高龄,却是各司法部门的常客,其数次到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部门请求协调家庭纠纷。为避免父子对簿公堂,司法所多次上门调解希望诉前化解父子纠纷,其小儿子皆出外打工,避而不见。上个礼拜,大爷打电话告知法庭其儿子为采收山核桃已回家,要求法庭为其调解。法官接到电话赶往三阳,不料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后询问得知,大爷为帮忙大儿子采收山核桃上山劳作不在家中。因此此次调解,法官特地在下午五点多采收山核桃工作结束后才上门。
“法官,这是我看病的医疗费用,这都是有证据的,我儿子必须承担。”
“我们和你儿子沟通过程中,发现他脾气比较倔,也不愿意认错。”“这次调解不成,只能诉讼解决。大爷您可以将医院收据等证据整理复印好,明天去派出所调取笔录,准备好起诉材料后到法庭起诉。”
“谢谢,我儿子的脾气我了解,特别倔,调解不成不是你们的问题,我会准备好材料通过起诉解决的。”
上门走访,路边调解,家中释法,“山核桃季,法庭的工作准则很简单,也是围绕‘删(删繁就简)、和(和睦协调)、讨(理性讨论)’三字展开。”杞梓里法庭“零距离”司法服务的另类“三字经”,让群众诉讼更方便、更省心。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