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休宁县齐云山镇的龙源村村民潘某某在杭州余杭区打工不幸发生意外死亡。由于未签劳务合同,家属交涉无果后,请求政府帮助。面对人命关天的大事,齐云山镇综治中心立即启动融杭机制,派出综治人员远赴杭州,促进当地安监司法介入,最终达成行民事赔偿,避免家属二次受伤害,解了群众燃眉之急,龙源村村民小潘:“我亲戚的事故得到公正处理,体现了综治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村民感到非常满意。”这是休宁县探索创新治理促平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新当担、新举措、新作为。今年以来,休宁县委政府及政法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狠抓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强化平安工作建设,大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休宁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洪学军: “我们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人民安居乐业,续写政法工作和平安建设的新篇章。”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被称为安徽的“南大门”,辖10镇11乡、153个行政村,人口近28万,总面积2126平方公里。与浙江省的开化县、淳安县和江西省的娶源县、浮梁县两省四县交界,是黄山市三区四县中唯一一个与其他三区三县均有交界的县,全县有20个乡镇与其他区县的乡镇接壤。
不久前,休宁县龙田乡桃林村人到浙江开化县职校读书,与同学玩耍时,用刀刺伤浙江宁波学生汪某某,造成经抢教无效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案件事发地在浙江省境内,涉及两省的对接协调处置,情况复杂,处置稍有不慎或是偏颇就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引发次生伤害案件。案件发生后,休宁县高度重视,在县委政法委的直接介入指导下,与开化县委政法委相互沟通联系,公安机关也主动作为,多次协调、双管齐下,达成陆续预付先期赔偿金安葬死者、后期走司法程序解决的共识,并得到当事双方家属的认可。死者汪某某很快得到火化安葬。目前案件正走司法程序,事态得到平稳处理。桃林村村民鲍大爷:“我的亲戚小孩案件,如果不是县政法委和乡领导出面,与浙江省多次协调、后果将是家破人亡,不堪设想,真是感谢啊。”
就是通过这类案件的处理,休宁县委政法委抢抓全面“融杭”历史机遇,针对边界地区矛盾纠纷隐患多、社会治安形势复杂、重点人员管控难、社会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创新实施建设平安和谐边界“八联”机制。 “八联”就是通过平安边界联创、情报信息联通、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发事件联处、安全隐患联治、特殊人群联管、法律政策联宣,全力维护边界地区平安和谐稳定。
为确保“八联”机制的有效实施,休宁县做到组织领导有力。专门成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平安和谐边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县委政法委书记、乡镇政法委员、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边界乡镇主动沟通、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边界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了积极协调配合有序。县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县委政法委实行督导考核,将“八联”机制实施情况纳入综治及平安建设考核范围,及时通报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促进信息互通、经验互鉴。县直各有关职能部门主动参与、齐抓共管、各尽其责,各乡镇每半年报送一次建设平安和谐边界工作进展情况,确保了“八联”机制的常态化实施。
休宁县还积极加入“浙皖接边10县市平安边界协作体系”,主动融入“皖浙赣平安边界和谐走廊”, 定期参加三省边界区县联合举办的边界联席会议,共商共建平安和谐边界,全面加强边界地区社会治理,防止边界地区成为“真空地带”、 “法外之地”,促进一体化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全力维护边界地区平安和谐稳定。
今年4月份,休宁县龙田乡马金岭风能项目建设造成河水浑浊,给下游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休宁、婺源两县政法委,沟通两地自然资源规划局及有关乡镇及项目建设方,组织召开协调解决召开了纠纷协调会,采取有效措施,促成项目完成防止造成河水污染建设,避免影响下游群众生产生活,未造成重大影响,维护两地社会稳定。婺源群众王大爷:“休宁县的和谐边界“八联”工作,做的及时又好,帮助我们解决环境保护大问题。”
就这样,休宁县自实施“八联”机制以来,边界地区社会治安情况稳定向好,三省五县之间交流合作日趋紧密,边界地区社会治安情况稳定向好,共签订乡镇之间边界联防协议41份、村级之间边界联防协议65份,聘任了125名觉悟高、责任心强的干部群众担任信息员,全面掌握边界地区社会稳定情况,实行突发事件联处,提升应急能力。
1-5月份共协调处置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4起,共调处边界矛盾纠纷9起,实行特珠人群联管服务措施,共救助移送外地精神障碍患者4人次,救助移送外地流浪乞讨人员136人次,联手防范和打击边界地区侵财性违法犯罪、跨区域流窜作案、“黄赌毒”违法犯罪等,侦破盗伐林木、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等刑事案件6起。全县未发生重大安全稳定事件,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良好态势,取得显著成效。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