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分类实施、试点示范”的原则,通过工程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水体、绿地、道路、广场、建筑、小区等对雨水的渗透、吸纳和净化作用,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削减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化利用,构建健康城市水生态系统。
一是建设室外雨水蓄水池系统,将场地部分雨水通过室外雨水管网收集到雨水蓄水池。目前,我区的玉河公园、凤凰湖公园建有一定面积自然景观水塘,全华顺景、恒泉雅居、太平假日等小区都建有大小不一的景观水塘,增强对雨水的渗透、吸纳和净化。
二是对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设,增强雨水入渗。在今年对我区教育局宿舍.广播局宿舍、疾控中心宿舍、平湖西路A、B楼、工商局宿舍、月湾河新村、老百货大楼宿舍、农机局宿舍、电影公司宿舍、清溪综合楼、中通广场花苑、中波台宿舍、翡翠居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时,合理敷设雨污水管网,全面推广透水植草砖停车位建设。 三是对部分道路绿化带进行综合处理,增加道路绿地雨水吸纳力。
编辑:张弛